青城城东城墙头,接近北城墙处,汉军都头张广和正经撑着眼意,手握腰刀,来回走动,督促军卒不可懈怠,值完这一更,大家就可休息,所以,现在放亮点“招子”,不让南蛮偷城!
为了在气势上压倒明军,众汉军依宣抚使廉希宪所教,称呼城外敌军为“南蛮”,廉希宪的道理是:“此地为‘中国’之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我等乃是中国正统,南方乃蛮夷之地,是为‘南蛮’。”
说归说,其实大伙儿很羡慕南蛮的待遇,尤其是他们的伙食,特别是他们的奶茶!
没错,还没有开始攻城,城外明军的饮食攻势全面展开,当众烤小蛋糕,大开食趴,甚至还往城里投掷了不少的奶茶干粉,就连张广和也偷偷地尝过,即使是冷水冲服,也好香甜啊
不过,饮食攻势不足以让张广和等人投降,他很年轻,作为元朝统治下的中原汉人新生代,他与其他人与生俱来就不曾和南朝有过交集,元朝就是他们的祖国,现在,南蛮入侵自己的祖国,于是,他们开始积极为元朝政权的安危而出力。
张广和仔细巡察,城头安全,他睁大眼睛望城下望,无甚动静,让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虽说被南蛮填平了护城河,但张广和等人夜来就往城下吊下系上铃铛的绳网,一旦被人触动,即会响起。
以前有护城河时,张广和每晚要在长官的指挥下,用吊篮放人下城,隔上段距离,点燃柴堆,照亮地面,夜来观察得更清楚。
待护城河被南蛮填平后,就省了这一步骤,没有了下城的危险,却增添了南蛮直达城下的不利。
张广和走来走去,心忖很快就会天亮了,如此又安全地度过了一晚。
倏地,张广和睁大了眼睛,他看到了远处明军军营大放光明,然后一连串的火球接踵而来。
在他的头顶,火球接二连三地飞过,落在城内,一打一大滩,火焰喷薄而出!
“砰!”地一声闷响,所有人精神一紧,他们看到一个火球重重地击在城东北角的角楼处,立即燃烧起明亮的火焰。
角楼着火,敌袭!
张广和深吸了一口气,喝令军卒敲钟向城内示警,同时各人提高警惕,避免南蛮抢城。
“当当当……”急促的钟声响起来,接着城内的钟声亦响成一片,青州城的军民们俱从梦中醒转,许多人披衣出门一看,正好见到一串串火球掠过东北处天空,落在城中,接着各处着火。
好火!
有数栋房屋被火球砸中,火焰迅速上升,瞬间吞噬整栋房屋,伴随着滚滚浓烟,光焰十足,瞬间熊熊火焰舔舐着夜空,照亮了周围的一切,火势凶猛无比,令人望而生畏。
这主要是火油中加了松脂、硫黄等物,起火快,加上食糖和面粉,威力大。
明军内部把火油坛引发的火焰叫做“神火”或者是“三昧真火”,即使想去救火,亦不能把火给扑熄。
泼水上去,油随水而流,火焰烧得更多。
倒沙上去,当时盖灭,不久后即复燃,而且着火面积大,沙子无能为力。
城内多处着火,人们的惊叫声和惨叫声,加上夜风吹火焰的声音,令人可怖。
然而,前来察看火势的廉希宪表面严肃,却暗起一丝笑意,暗暗庆幸不已。
想不到,自己歪打正着,他着人拆除的城东北平民区民房,当时拆除时就发现地方相当复杂,引火的物资多,包括木房、板房、茅草房和木制房梁、柴草垛等,都被他派人一拆而空后,这次该区成为火焰攻击的重点,结果,火势不蔓延,无法成燎原之势。
该区民众被分散四门,在城墙边搭棚居住,伤亡很小。
而在城外观火的吕文信则大惑不解,他看着城内虽然亮堂堂一片,映亮天际,但火势不算旺盛。
根据情报,城东北平民区建筑密集,人口众多,他下令攻击该处,为的是造成城内民众重大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从而制造城中混乱。
慈不掌兵,青州人既然抗拒天军,也休怪他下手无情。
“只是,为什么火势这么小?”吕文信自言自语,唯有将此番情形解读为鞑子预有防备,做足措施,让他的火焰攻击大打折扣。
古代虽然落后,但对街道坊区防火亦有应对措施,“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古人的防火智慧,常来一副一幅场景:时近黄昏,街巷中传来一阵阵“笃、笃、笃”的敲击声,伴随着“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满满,灶仓清清!”的呼喊。
北宋政府于宣和年间开始建立消防机构,成立了“天平司”,负责城市火灾的防范和扑救,安排有灭火防火人员以应对城中着火。
北宋时期水袋、水囊、唧筒(古代水泵)、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成为灭火标配。
这里中原地区,仿宋制灭火措施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