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回到过去当学阀 > 第五十六章 桐时落而天下惊秋

第五十六章 桐时落而天下惊秋(2/3)

路小跑,直奔门外,也不知去往何处。

    好在并没有让程诺等太久,不一会儿就看到黄炎培抱着一摞文件兴冲冲地跑过来。

    “学弟,你看这是什么?”

    “我来看看。”

    拿过来一看,里面都是中华职业学校的各种资料。

    “这个是《劳工神圣》的大匾,到时候我准备高悬于礼堂上方,这个呢,则是象征‘双手万能’的符号,将来作为校徽、校旗和校办工厂产品的标记……”

    一边听,程诺一边点头,最后将目光放到最后一张诗上,拿起来情不自禁朗诵道:

    “用我手,用我脑,不单是用我笔;要做,不单是要说……这个是学校的什么?”

    黄炎培带着一丝自得之色,解释道:“这个啊,是我们学校的校歌,学生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该校歌,每日集会必唱该校歌。”

    程诺点点头,回顾桌子上的一沓沓文件,可见黄炎培在这上面倾注了多少心血,由衷称赞道:“学长,与其说是校歌,不如说是你的真实写照,就凭这个,我这次准备在实际行动上支持你!”

    听闻此话,黄炎培忍不住把头凑过来,有些不敢相信:“此话当真?”

    程诺笑道:“千真万确。”

    通过这些资料的了解,程诺大致明白了这个中华职业学校的大致情况。

    学校采取“做学并进”、“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等方针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到车、钳、镀等五个实习工场中轮流实习,并规定学生毕业后需要实习一年,成绩优良才发给毕业证书。

    这个正是程诺比较比较看重的,即对人才的系统性培养。

    虽然根据北洋政府教育部第四次教育统计图表公布的结果,截止到今年,全国学校共有129739所,学生达4294251人。

    可这点人在整个大环境面前,还是有些不够看。

    况且里面的诸多学科以人文为主,根本无法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联系到当前的水运业,程诺主动站起身来,客气道:“不过除了学长已有规划的那些,我准备再补充一些轮船相关人才的培养。”

    黄炎培眼睛微眯,没有着急答复:“说说你的理由。”

    程诺踱了几步,回首认真道:“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曾说夷之长技三,其一战舰,其二火器,其三养兵、练兵之法,特主张聘请西洋工匠,司造船械,教行船演炮之法。”

    黄炎培摇摇头:“虽然魏源明确提出了外聘人才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难能可贵,可惜清政府并没有及时采纳啊!”

    程诺笑道:“那是陈闻旧事了,满清也不都是傻子,咱们李中堂就说过广购机器为第一义,精求洋匠为第二义,当初江南制造所里过半以上都是洋人,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我们的优秀人才实在太少了。”

    满清政府创办的其它制造舰艇的工厂,基本上都雇有西洋技术人才。

    在整个近代,中国的舰艇工业的建立建设和曲折发展都与洋技术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直到抗战胜利时,江南造船所所长马德骥还“聘请美国工程师十余人,为采用最新技术之准备”。

    与江南造船所相呼应的福建船政,其建厂蓝图是从国外全面引进的技术,并且主要是由聘用的法国人来完成,国人基本上全程处于次要地位。

    但黄炎培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一边收拾桌子上的资料,一边说道:“致远,你也要明白当初国内一穷二白,因而一开始就采用全套引进西洋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方式进行建设,

    为了使用这些设备、消化吸收先进的造舰技术,聘用西洋技术人才加以引导成为必然选择,我们舰艇工业的基础是在外聘人才的指导下奠定的,舰艇制造技术的进步也与西洋人才密不可分。”

    程诺笑道:“所以问题不就来了吗?”

    黄炎培似懂非懂:“你接着说。”

    程诺背手而立:“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于洋人过于依赖,就以离咱们很近的江南造船所为例,本土造船人才甚少,不得不借重外人,总工程师就是英人摩根。

    其他各部工程人员,如造船部、造机部、设计部、轮机场以及冷作间等,全是鼻孔朝天,从不正眼看人的英国佬,全所的组织好像另有一个外人系统。

    在所内各部门除了一部分较简单的业务单位外,都有设置一、二位英人,而设计室就有三、四个英人。他们都是由摩根A或摩根B介绍进来的,并且都是属于摩根B的指挥之下……这能是我们想要的吗?”

    黄炎培断然拒绝:“当然不能!”

    程诺吐出一口浊气,说道:“挽已丧之航权,振将来之航业。不仅仅是为了给咱们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谋得一条出路,也是给咱们国内航业打下基础。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培育本土人才之上,这样我们才能从洋人手里收回大权!”

    黄炎培认真点点头:“好,我支持你,刚好我与江南造船所有一些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