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龙鳞突入两三千米之内的距离时,机群的雷达屏幕中,倏然涌现出了数百个光点,警报声尖锐刺耳,令人心悸,回荡在每一名战机驾驶者的耳畔,仿佛死神的召唤。
中队长震惊至极,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瞪大了双眼,几乎要怀疑眼前的景象是雷达系统的故障所致。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导弹?每架台风被超过十发导弹锁定?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上百柄内蕴真气的龙鳞飞剑,如同密集的箭矢,直指机群的心脏。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队长深知机群已经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闪躲动作,只能紧急发射空对空防御导弹,于是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数十发飞碟状的导弹被立刻抛射而出。
这是M军19571961年间,为XB70「女武神」超音速轰炸机而配套研发的Pyeacket导弹,采用了双凸透镜状飞碟气动外形,在项目被取消后,经秘密组织研究过的改进版。
它以6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进行姿态控制和推进,在极高的迎角下具有最佳的气动特性,理论上具有理想的质量分布,使导弹具有出色的终端敏捷性,并能实现从飞机上向任何方向发射。
在M军最初的构想中,该导弹的数据能够达到7马赫的高速,且能够承受60g250g的加速度,可在空中接受末端引导,向任何方向转向,而在四十多年的技术进步之后,它的各项指标至少提升了50。
当然,这是在大幅牺牲射程的前提下达到的,而且造价也极高,否则不可能跟同时代的其他空空导弹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
如今,12马赫、360g过载的离谱数据,让这款透镜状空对空防御导弹,成为了针对高超音速目标突防的神器,尽管装药量不算大,但炸飞袭来的龙鳞,切断赵青的远程操控,并不成问题。
但唯一的麻烦是,它们面对的是上百片龙鳞的饱和式打击,而自身的数量却相当有限——至少在刚反应过来的极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发射第二轮的Pyeacket,仅能覆盖部分区域的防空。
导弹如同流星般划破夜空,疾速飞向那些逼近的光点,它们在空中绽放出耀眼的火花,成功拦截了一部分龙鳞飞剑,但更
多的龙鳞却如同鬼魅般穿过了这一道防线,继续向着战机群冲去。
眼看着机群即将陷入绝境,中队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弃卒保帅,打算让数架台风战机挡在机群前面,并由居中的B52武库机发射一枚新的「核猎鹰」导弹,试图摧毁剩余的飞剑群。
所谓「核猎鹰」,指的是AIM26A「核猎鹰」空空导弹,其战斗部为一颗54型核弹头,当量为250吨TNT,射程仅8千米。
这种威力较低的核导弹在高空中爆炸,并不会杀伤到下方的群众,看上去颇具安全性,但毕竟有着常规空空导弹成千上万倍的威力,足以让战机轻易越代击杀对手,甚至摧毁大片机群。
它本是这支部队用来对付赵青的杀手锏之一,但在如此急迫、转眼间即将团灭之际,自然被发射了出来,且为免被龙鳞提前击中损坏失效,刚飞出了两三百米,就当场引爆。
炽热的核火球瞬间膨胀开来,犹如一朵盛开的红花,将周围的天空染成了赤红色,火球吞没了一架最近的台风战机,将其完全汽化,不留半点痕迹。
目睹这一幕的飞行员们瞬间被强光致盲,眼前一片白茫茫,什么都看不清。在巨量的热辐射下,稍远一些的战机,其铝合金蒙皮迅速起火燃烧,油箱也因高温而殉爆。
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狂风肆虐着,将一架架台风战机吹得摇摇欲坠。上升的热对流逐渐形成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它像是一个巨大的黑色怪物,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核爆炸释放出的电磁脉冲更是让战机群的雷达系统纷纷失效、通讯中断。机群失去了彼此的联系,变得孤立无援,原本紧密的编队瞬间变得支离破碎,战机们如同无头苍蝇般在空中乱飞。
一部分在混乱中因陷入了尾旋失速而坠落,一部分则被龙鳞被炸碎的残渣击中,机身严重受创,在空中摇摇欲坠,冒着浓烟,艰难地维持着飞行,尚保存战力的仅是少数。
而让这支中队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数十千米外的另一个方向,大批满载着武器的F15已然入场,伴随着几轮AIM120的齐射,分散绕开,朝着机群的后方包抄而至。
或许在残余电磁干扰的笼罩下,这些导弹多半打不准目标,命中率大打折扣,但毫发无损的一群重型战斗机对上一群混乱无指挥的中型战斗机,纵然后者的装备似乎更加先进,无疑也处于极大的劣势,力不从心。
核空空导弹?真这么疯狂?如此果断地炸了自己人,莫非做了什么脑控手术?
见到此番景象,赵青心中微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