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古玩之金瞳鉴宝 > 第697章 古币之供养钱

第697章 古币之供养钱(1/2)

    “好,这真是太好了!”

    “保存这般完好的官刻本简直是世间难寻!

    “不瞒你们,石头记的清代官刻本老头子我已苦苦寻觅多年,可惜的是,一直都没能找到,今天竟然能碰到这样的善本,实在是运气!”

    祝老激动地连说了数个“好”字,声音都不由自主的提高了几分。

    “有这套古书,唔使讲等我雕一个玉雕,就系等我雕十个,我都心甘情愿,冇有怨言!”

    对祝老这种富豪来说,见多识广,寻常的小物件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甚至就是一些清代官窑,明清两代二流画家的字画也不一定能讨得他的欢心!

    但裴玉琴心思细腻,自然也不会送那些!

    要么不送,送的话,直接就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礼品!

    然而,这份礼物的分量之重,让祝老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裴玉琴送来的竟是如此珍稀的原刻本古籍。

    他答应雕刻翡翠摆件,一来是帮自己的外甥女,二来也是想让沈愈帮他看看宅子风水。

    现在裴玉琴送出重礼,又是让他无法拒绝的,所以一时间愣怔在原地。

    他微微踌躇了片刻,像是在心里做着某种重要的决定。

    随后,他示意沈愈与裴玉琴稍作等待。接着,马上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书桌,轻轻拉开抽屉,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紫檀木质地的精致小木盒。

    祝老双手捧着木盒,缓缓走到沈愈和裴玉琴面前,轻轻打开木盒,刹那间,一枚金光耀目的铜钱样式的古币映入众人眼帘。

    “供养钱!”沈愈只看了一眼,便脱口而出,瞬间认出了这古币的来历。

    下意识地,沈愈接过祝老递过来的古币。他轻轻用手掂了掂,感受着手中古币的重量,心中默默思忖,重量与真品无异。

    仔细端详着这枚古币,直径约2.4厘米,穿孔直径0.5厘米,厚度也与古籍记载的淳化元宝供养钱相符。

    钱币正面铸行书字体“淳化元宝”四字,字迹清晰,笔力老道,有一种书法神韵在里面,当是出自名家之首。

    再看钱币背面,铸有两尊栩栩如生的佛像。

    左侧是立佛韦驮,身姿挺拔,手持如意,神情庄重肃穆。

    右侧是观世音菩萨,面容慈祥,背后佛光环绕,周身散发着慈悲祥和的气息。

    二者均稳稳地立于莲花座上,造型生动,流畅自然,让人不禁为造币工匠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这?想不到竟然能在祝老这里看到一枚‘淳化元宝’的供养钱,这可真是属于奇遇了!”沈愈暗暗叹了一句。

    由不得沈愈不叹息,盖因为这种古币极为珍惜,最早是1988年在某佛教名山的某处佛寺被施工队的工人挖出来的。

    在此之前虽然有此币的大名,但是未见真实钱币。

    具体挖出来多少枚已经无人知晓。

    有说上千枚。

    有说两千多枚。

    到底挖出的是多少,已经无从查起。

    所谓财帛动人心,看到古币是金子的,有工人直接就拿了金币跑了!

    这些被拿走的,有的到了港岛,有的甚至流失到了国外,不由得让人扼腕!

    “精美,实在是太过精美了!”

    淳化元宝是历史上第一个“御书钱”,所谓御书就是皇帝所书。

    宋太宗对宰相赵普说过“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

    为表示对佛教的支持,所以就命人铸造了“淳化元宝”佛像供养金钱。

    很多人奇怪,明明宋代不是信奉道家吗?

    毕竟宋朝出过唯一的道君皇帝。

    其实宋太宗赵光义什么也不信!

    他既不信奉道家,也不笃信佛教。作为皇帝,他是儒家之长,而对于道家和佛家,他采取的是兼收并蓄,都予以支持的态度。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人心惶惶。

    此时,宋太宗巧妙地利用佛道两家的教义和影响力来安抚人心。

    佛教倡导慈悲为怀,因果轮回,能让百姓在苦难中找到心灵慰藉。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有助于缓解当时的矛盾。

    通过对佛、道两家的支持,宋太宗成功地稳定了赵家的江山。

    虽然这些供养钱出土后很快被保护起来,但丢失的那些却找不回来了!

    据传,其中一部分“淳化元宝”逐渐到了港岛的古玩市场。

    因为这些“淳化元宝”字体端庄秀丽,图案精美细腻,堪称宋代书法与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而且材质为纯金,深受藏家的喜爱!

    更为让人着迷的是,背后的佛像并不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收藏一枚是远远不够的,碰到喜欢的往往需要收藏上数枚!

    所以哪怕在上世纪90年代,其价值就已高达数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