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们留下的制度,每逢案件审理时,都要从菟裘的民户中随机抽取九人,作为陪审团,让他们一同参与判决。
虽然这些百姓未必懂得礼法,但总归是明白伦理道德的。
有了他们监督,也可以防止官吏贪赃枉法,清正菟裘风气,你觉得这方法可行吗?”
高柴本来是不大乐意的,因为这等于从他的手里分权。
可他想了想愚叟的事儿,又觉得被方胜这样的讼棍恶心的不行。
在犹豫片刻后,高柴还是在权力和公正之间选择了公正。
“这么做的话,虽然于礼不合……
但如果是上古贤王们留下的制度,那就是可以讨论的。
不过突然提出这样的举措,还是过于突兀了。
还请您容我回去以后,翻阅典籍,具体看看上古先贤们,到底是如何运用的。
过两天我把所有典籍整理好了后,会呈交府衙案前。”
高柴没把话说透,但宰予懂他的意思。
陪审团可以搞,但他得回去先找找立法的依据,看看能不能往三皇五帝身上靠一靠。
只要能绑中其中一个,那就算国君问起来,菟裘最起码也可以有话说,不至于冷不丁被扣一个违礼的帽子。
但宰予可不怕这个,不就是违礼嘛?
现如今的鲁国,除了夫子以外,哪个公卿大夫还不违个礼啊!
更重要的是,曲阜那边好像已经有人窃取了造纸技术。
这些人眼红印刷行业的暴利,进展快的甚至已经加入对于纸质书市场的争夺。
从渡口回城的路上,申枨就一直在念叨着说,曲阜的市集已经出现了部分粗制滥造的《诗》《书》。
有了《诗》《书》,《礼》还会远吗?
等到我的《礼》成了市面上的通行版本,到时候谁才是违礼,那还说不明白呢!
因此,宰予不甚在意的对高柴说道“武王伐纣时,向上天起誓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我虽比不上武王的德行,但同样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如果国君追查,我也可以同样在此起誓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题外话------
写书有如一股奔流,没有月票,激不起美丽的浪花。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