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胡大夫跟夏家人提亲,到走完了定亲礼,又下了两三场雪,一场比一场大。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要更冷一些。
夏稻花给家里人都添置了格外厚实暖和的冬装,尤其是夏二郎、夏玉娇、夏菱花这些个经常在外面跑的。
不但给他们添置了大毛衣裳,还给他们添了套在中衣外头穿的羊绒衫,暖和舒适又不打眼。
甚至就连夏大郎那里,夏稻花都没忘了备上一份。
下雪的日子,对于杨县令和王氏这样两个出身世家的雅人而言,是欣赏雪花飘落的美景的好日子。
只是,他们只在杨宅里守着红泥小火炉,披着厚重的大毛衣裳,品了品茶、呷了呷酒,悠闲了不到半日的功夫,便各自忙碌去了。
杨县令要给县衙里的属下们发些冬日的福利,比如说柴炭银子。也要给属下们颁布些紧急任务,比如加强城南贫户区的巡逻,注意哪些老旧的危房有垮塌的风险,哪些漏风的窝棚有冻死人的风险。
杨县令还发了一道新的命令,在南城区设了个几个粥棚,让冬天里无家可归的人和乞丐们,能有个地方能喝口热乎的,不至于冻饿而死。
考虑到“普济救援”刚开办不久,容量还很有限,只有遇见无家可归的女人、老人、小孩的时候,杨县令才会让手下指点他们去投奔“普济救援”。
夏稻花对这种安排很满意,又低价卖给了王氏一波粗粮。
但夏稻花手里出来的东西,几乎样样都是精品。
哪怕是超市里价格最便宜的粗粮甚至陈粮,都已经比这时候的新粮,看上去还要质量更好了。
毕竟无论品种改良程度,还是研磨技术,两者都不可同日而语。
王氏用合理的价钱就能买到这样品质的好粮食,自然也是心情颇为愉快,按赞夏稻花办事敞亮。
杨县令算得上是有几分雄心勃勃的。
他既不愿辜负杨家的名声。
也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
即使是在吉祥县县令这样一个位置上,最好也能做得比旁人出色许多倍。
因为有个一心一意支持他的贤内助王氏,又有不少知趣的地方上的商户——比如夏稻花——对他的各项命令诸般配合,若是自己再不能建功立业,岂不是羞煞人也?!
王氏也要给家下人等发放些福利,比如说安排新制一批冬天的衣裳,在丫鬟婆子的住处多添几个炭盆……
除此之外,她还得让人去乡下的庄子和各处店铺巡视一番。一来,可以检查下有没有人消极怠工,二来,也可以巡视下,看看有没有人陷入困境了,需要帮助……
两个人都分身乏术,像是今日这般赏雪的悠闲,已经是颇为奢侈,可一而不可再的享受了。
王氏一来比较忙,二来也是有意晾着杨县令的奶嬷嬷,因此故意没怎么搭理她。
只给她安置了个住处,就撒手不管了。
她虽然代表着杨家老太太的脸面和杨县令的面子,但在王氏早已拾掇得铁板一块的杨县令内宅之中,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既然王氏有意晾着她,她就很难找到机会,凑到杨县令跟前,跟杨县令细细地交代她出门前,老太太的殷殷嘱咐。
说起来,杨县令其实比王氏还忙呢。
吉祥县毕竟离京城太近了。而且最近从吉祥县流出去的各色精致礼品、新鲜花样,已经引起了京城不少权贵的注意。
听说再过几天,那帮子京都里横行霸道的纨绔子弟们,就会组团跑到吉祥县来玩呢。
这大冬天的,也不嫌冷!
杨县令很嫌弃那些个纨绔子,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家里最为受长辈宠爱的幼弟。
明明是个庶子,整日招摇,不说给家里招祸吧,至少也没干过什么有进益的好事儿。
但偏偏人家嘴甜会说话,把老人家一颗心都哄得拴在他身上!
这帮京城纨绔子,差不多都是这等货色。
杨县令其实也很受宠,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受宠,是因为长房嫡支的身份,也是因为他本身才具出众,俊逸风流。
比起自己的幼弟与那些京城纨绔子,实在强太多了。
最让杨县令头痛的是,听说这帮纨绔子弟,还勾搭上了宫里的龙子凤孙,到时候说不定会带着皇族的人,一块儿来吉祥县游玩。
这就让杨县令分外头大了。
他们一来,自己得多担上多少干系!
这简直就是没事闲的、吃饱了撑的、平白给人添堵!
倒是王氏看得开,劝他道:“且不说这消息准不准。即便是准的,又如何?来就来呗!他们来了,倒可以让他们亲眼看看,你把这吉祥县,治理得多么出色!”
看着王氏那闪闪发光的脸颊,那近乎崇拜的眼神,杨县令心头虽然焦躁,却也无比受用。
王氏对自己痴心一片,偏又玲珑剔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