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回到大明做藩王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朝堂激辩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朝堂激辩(1/2)

    “故,孙儿不敢以肃王是皇亲为由,就对他横加包庇,为大明江山计,为生民百姓计,特此弹劾肃王。

    然,孙儿毕竟是肃王的侄子,&nbp;&nbp;侄子弹劾叔父,本来就于礼不合,还请皇爷爷一并责罚孙儿,以堵塞天下悠悠之口。”

    朱允炆说出这番话,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有多么护犊子,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弹劾自己的叔叔是违背朱元璋一概主张的亲亲之谊的。

    但是,&nbp;&nbp;还是那句话,&nbp;&nbp;朱桂的做法不仅是越过了大明皇帝的底线,&nbp;&nbp;更是越过了他朱允炆的底线。

    皇爷爷还在的时候,这些藩王就敢这么嚣张,连圣旨都敢伪造,一旦皇爷爷不在了,这些藩王还会把自己放在眼里吗?

    他们还不得反了天了?

    所以,朱允炆在昨天和自己的幕僚们商量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必须要趁这个机会,好好整治一下这些骄横不法的藩王们,让他们知道知道朝廷的威严,也知道知道大明太孙的威严。

    而且,若是能趁这个机会削弱肃藩,那将来他登基之后,岂不是会少一個威胁?

    所以,&nbp;&nbp;朱允炆这一次才会敢冒着老朱之大不韪来弹劾肃王。

    况且,朱允炆敢这么硬气也不是没有资本的,&nbp;&nbp;他再怎么说,&nbp;&nbp;也是前太子的嫡长子,&nbp;&nbp;现在大明帝国的储君,地位无论如何也要比一个藩王要高。

    老朱已经六十多岁了,谁都不知道他还能活几天,他肯定不会再废了自己重新培养一个储君了,因为时间上来不及。

    再加上,这一次也不是自己先找茬,而是肃王做的太过分了,自己弹劾他,完全是站住了大义的,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说什么。

    朱元璋听完朱允炆这番话,心里不由得一阵嘀咕,他刀光剑影,明枪暗箭的混了一辈子,什么阵仗没有见过,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这件事的本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刚刚朱允炆说的那一番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话,肯定不是他自己想的,肯定是昨天晚上他东宫的那群先生们教他的。

    看来允炆对自己的叔叔们成见是很深的啊,&nbp;&nbp;老子还没死呢,&nbp;&nbp;就想动手了。

    不过,正如朱允炆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朱元璋虽然明明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但也无可奈何,因为他已经老了,随时都有可能去世,没有时间再去培养一个新的储君了。

    所以,即便是老朱心里不大乐意,但也不得不给朱允炆一个面子,来维护他储君的权威,于是便抬眼望了望宫门大殿外的天空,心里叹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说道:“那依照你的意思,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朱允炆的谋士们早就替他想好了处置的对策,昨天晚上三人研究了大半宿说辞,确定这套说辞滴水不漏之后,才教给朱允炆,让他记了个滚瓜烂熟。

    朱允炆略微思考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说辞,便缓缓地开口,道:“启禀皇爷爷。肃王是亲王,自然不能像一般的官员那样让刑部或者是锦衣卫处置。

    故,孙儿建议,这件事该交由宗人府去办理。

    请宗人府派人将肃王拿回京师进行调查。待调查清楚之后,再酌情定罪。”

    朱元璋闻言心头不由得一跳,朱桂是亲王,宗人府是专门惩治犯罪的皇室子弟的,这事儿要是交给宗人府处理,基本上就算是向天下人宣布朱桂的罪名已经板上钉钉了。

    朱桂就跑不了了。

    可是,朱允炆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朱桂这次确实是犯了法,而且他也是亲王,让宗人府派人把他逮捕回来,有错吗?一点错误都没有。

    就在朱元璋犯难的时候,却听见大臣当中有一人大声地说道:“启禀万岁,臣以为此计不妥。”

    朱元璋眉毛一挑,顺着说话的声音望去,只见是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站了出来,向朱元璋深深地作了一揖说道。

    好啊,大舅哥终于看不下去,来救自己的妹夫了。

    朱元璋嘴角挂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摆出一副看大戏的姿态,洒了徐辉祖一眼,淡淡地说道:“魏国公有何话说?”

    继任魏国公的徐辉祖又向朱元璋作了一揖,不卑不亢地缓缓说道:“臣以为太孙此议不妥。眼下,肃王在西北刚刚结束了几次大战,为我大明收复了不少疆土,可以说是有大功的。”

    不想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却听见朱元璋开口打断他,道:“有功又怎么样?功是功,过是过,这是两码事,即便是咱的亲儿子也不能功过相抵,有功该赏,有过该罚,这是天经地义的。”

    朱元璋这话是说给大堂之上所有的大臣们听的,自从胡惟庸案以来,他老朱杀的功臣还少吗?哪一个不是跟着他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老朱都没有以此为借口宽恕他们。

    若是今天以有过功劳为理由饶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