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回到大明做藩王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击敌营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击敌营(1/2)

    见自己家的主将下了最后的决定,大帐之内察合台汗国的将领们便再无二话,纷纷向吉仁泰行了一礼,道:“大将军英明,末将领命。”

    说罢,便安排使者将这里的情况向察合台汗国的国王报告去了。

    另一边的朱桂也在召来高级将领会议。

    朱桂此时手里有七万人,虽然人数不多,&nbp;&nbp;但都是生力军,而且明军的火器很先进,士气也比较高昂,真要是打起来的话,也未必会落了下风。

    不过,朱桂已经安排了李德权回肃藩调兵,&nbp;&nbp;这段时间再调三万人过来,这样以来,他手里就有了十万大军,&nbp;&nbp;胜算就更大了。

    不过,朱桂此时也不想等太久了,他想立即发起攻击,主要不是因为他贪功冒进,而且因为他知道,他假传圣旨这事儿肯定瞒不了多久,说不定现在已经有锦衣卫的密探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飞马报告给朱元璋了。

    朱元璋是什么人朱桂心里很清楚,妥妥的刚愎雄猜,看自己手里的那点权力比看自己的女人都紧。

    他要是知道自己假传圣旨,肯定会气的胡子都翘起来,盛怒之下,做出任何冲动的事都是正常的。

    万一他要是写一道真的圣旨,让锦衣卫把自己给逮捕回去,那这里的几万大军该怎么办,这仗还打不打?

    所以,朱桂是想着速战速决的,毕竟哈密城内的士兵也撑不了多久了,&nbp;&nbp;但是,&nbp;&nbp;这种大型的作战方略他不可能一个人决定。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再聪明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也有想不到的地方,必须得跟身边的人商量,查漏补缺。

    于是,朱桂便在自己的大帐之内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用虎目扫视了众人一眼,双手叉腰,道:“诸位将军,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哈密的城下。而哈密城的情况大家已经看到了,城墙已经破了好几個口子了。

    今天把诸位将军叫过来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让大家议一下,咱们是现在就打,还是等李德权率领的三万援军来了之后再打?”

    洪武年间的明军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战斗力,这一路走来,不知道扫平了多少强敌,克服了多少困难,&nbp;&nbp;可以说是战无不胜,&nbp;&nbp;攻无不取。

    他们不光训练有素,&nbp;&nbp;装备精良,士气也十分的高昂。

    敌军不就是将近三倍于自己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仗也不是第一次打了。

    于是,大帐之内的明军将领们几乎没有异议,纷纷大叫着:“当然是现在打了!

    敌军不就是二十来万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他们顿兵坚城之下,打了这么长时间,伤亡也不小,士气也早已经低落了。

    大王此次率领大军前来,他们不知道虚实,心里肯定也在打鼓,军心必然发生了不稳。

    我军刚刚完胜瓦剌,士气如虹,再加上有火器的优势,和城内的大军里应外合,一起夹击敌军,一定能够成功,请大王不要再犹豫!”

    见自己家的将领纷纷请战,而且士气高昂,朱桂心里也很高兴,看来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看法,既然大家都这么看,那就说明速战速决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于是,朱桂便单手叉腰,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察合台汗国的大营,淡淡地说道:“察合台汗国的主力在西边。城南、城北各有一座大营,作为他们主力部队的两翼。

    东边但是没什么军队,估计他们在打围三缺一的主意,想逼着我们的守军放弃哈密,从东边撤退。他们好占据哈密城或者是半路伏击我们的守军。

    察合台汗国的主将吉仁泰算盘打的倒是挺响,他以为这么布置既可以对哈密城形成三面合围的态势,又能用城南和城北的两座大营护住自己的两翼。

    可是,他不知道,他这么做也犯了一个大的忌讳,那就是哈密城搁在他的这三座大营的中间,把他们之间的联系给阻断了不少。

    如此一来,他的军队就很难相互支援,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各个击破!”

    听到朱桂的分析,大帐之内的察合台汗国的将领们纷纷点头同意,道:“殿下英明,那我们先打他哪一座大营?”

    朱桂看了看地图,随手用手指画了画,淡淡地说道:“打南边那座吧,先打他的侧翼,在打他的主力。

    先剪掉敌人的羽翼,再取其心腹。

    再怎么说咱们离南边那座大营也近一些,地势上也占优势。”

    其实,古代打仗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打明牌,就像朱桂现在这样,从地势上看,他只能先打敌人南边的那座大营,打北边的大营完全是吃饱了撑的。

    为什么史书中记载的战例往往都是靠着奇谋打赢的呢?

    因为这些战例太稀奇了,就像是潘长江干掉了泰森噱头十足,所以容易被记载下来。

    像一般的战斗都是写某年某月某日,攻克某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