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说起来很简单,但到了实施阶段,就没那么简单了。
吴远中指派了办主室主任登记报名人数。
那么问题就来了:
有的人暂时没有住房需要,但也许明年就有了,或是后年才有,这怎么处理?
有的人有住房需要,但是家里人口多,需要房间多一些;,
而有的人人口很少,只需要两个房间的就可以;
有的人想要住房,但手里没有闲余资金,没有集资的条件;
这些还都是职工们提出的问题,另外还有工厂的问题:
比如如何认定集资职工的资格?
按什么比例集资?
针对不同的人,是统一标准还是不同标准?
很多问题,办公室主任都汇总到一块,上报到吴远中这里。
吴远中最开始还真没考虑过这些问题,现在一看,有些问题还真不好办。
他又开了一次中层领导干部会议,吴远中把这些问题都拿到会上商讨。
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所以大家发言都很谨慎。
会议连开两天,才最终制定出具体操作方案。
经过公示,就按此操作执行。
包括集资人的资格认定,包括职工集资比例,包括
所有的问题,都出台了具体的方法。
最终,国营酱油厂一期集资房,共集资四十万元,酱油厂出资五十八万元,建集资房四十八套。
集资房建成后,后期的装修费用,也是厂里出的钱。
交房那天,吴远中给厂里放了半天假,有房的没房的,大家都来到集资房的地点。
职工们自发表演了节目,那真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可以看出来,职工们是打心眼里高兴。
这种景象,吴远中还只是在分田到户时才看到过。
第一期集资房分下去之后,职工们都看到了甜头,马上申请的人就多了起来。
第二期集资房定在一年之后开建,职工们早早的就预定了房源。
然而在当年年底的时候,酱油厂核算利润,上交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利润指标后,工厂资金还有结余。
吴远中决定提前启动第二期集资建房。
非常顺利,大家交钱明显比第一期的时候踊跃多了。
工程进度也很快,年前基础建设,年后装修。
夏收之前,装修完毕,交房入住。
交房后,吴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准确的说,不是吴远中发现的,是三姐发现的。
三姐孩子也大了,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三姐对此很有感触。
所以她想着把孩子送到县城来上学。
刚好今年李寅飞爸就退休了。
这些年三姐和李寅飞手里也攒了一点钱,今年李寅飞爸就退休了,三姐就想着在县城里买套房子。
然后让李寅飞爸妈搬过来,在这里照顾自己的孩子上学。
她知道吴远中忙,没想着找吴远中,就一个人在县城溜达。
还真让她看到了一个卖房的小广告,三姐按照地址来到卖房的地点。
房子很好,全新的,从未入住,并且底于市场价。
三姐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来找吴远中,让吴远中给她参考参考。
吴远中一听三姐说的地址,就奇怪的说:“这不是我们酱油厂的集资房吗?”
“你们的集资房?不知道呀!房主也没说。”
吴远中道:“走,你带我去看看去。”
三姐带着吴远中来到卖房的地点,果然就是酱油厂的集资房。
吴远中很气愤,但他想了想,还是压住了火。
他不知道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他告诉三姐:“集资房你买不了的,你先回家,房子我帮你留意。”
三姐知道这个事的严重性,这是拿集体的利益中饱私囊。
不光可以以厂里的规章制度处罚,甚至可以直接移交公安机关。
三姐怕吴远中气愤之下冤枉了人,就劝他说:“你问清楚原因,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人家才卖房子?”
“我知道三姐,你放心吧,幸亏你先找了我,要不你买了也办不了手续。”
“嗯”,三姐说:“这一点这个房主到说了,说是有什么原因,只能跟我签个买卖协议,我也就没多想。”
“嗯,好,你回去吧!”
吴远中回到厂里,马上召集中层领导干部开会。
会上,吴远中把集资房买卖的事说了,大家的表情很耐人寻味。
吴远中明白了:看来大家都知道,工厂补贴一半、甚至一大半的钱,给大家建集资房。
他们不用来住,而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