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的炭火烧得劈啪作响,总算为破风赶来早朝的众臣驱散一丝寒冷。
自三军将士出兵抵抗朱棣的叛军已过去三天,到目前为止,战事几乎已是陷入了死局。
朱棣的十三万大军越过长江,在江北岸边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取下瓜洲渡,直捣扬州城。
只是凭着先帝牌位,朱棣才有所忌惮,暂时按兵不动。
但谁又能知道,朱棣忍得了一日,还能忍得了几时?
大齐近年来重文轻武,凡是能带兵打仗的此刻都被派了出去,只留下一帮文臣在朝堂上,干着急帮不上忙,连连叹息。
朱啸风读着瓜洲渡前线传来的战报,在龙椅上忍不住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哈,这个苏灿过分啊,太过分了!”
吃火锅扰乱军心、编打油诗侮辱朱棣、在水里下泻药也就算了,都是些伤害不高侮辱性极强的操作。
趁着东南风直接把人家战船点了,就属实太过分了!
一群文臣面面相觑,实在不明白此等危难关头,圣上究竟有什么好乐出声的。
“爱卿们怎么都哭丧着脸?前线传来的难道不是捷报吗?”
朱啸风望着台下一片如丧考妣的脸庞,深深感叹死读书救不了齐国人。
这些苦读圣贤书的文臣大概只能看到朱棣虎视眈眈的大军,却看不透朱棣按兵不动的真正原因。
不过平心而论,朱啸风也并非可以就此高枕无忧。
朱棣即便不会攻打瓜洲渡,也会再找其他出路。通往扬州有如此多的路线,朱棣定会转而选择其他方案。
苏灿这样刺激朱棣,如果自己是朱棣,恐怕早就不讲什么仁义道德,把瓜洲渡城墙都给铲平了!
在这样的羞辱之下,朱棣一定会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更加凶猛!
想到此处,朱啸风觉得似乎也没有那么乐呵了。
“行了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吧。”
不愿面对朝堂上一片忧心忡忡的面孔,朱啸风猫在御书房里,再次盯着巨大的地图发呆。
在朱啸风看来,扬州城除了西南方向的瓜洲渡外,其他三个方向皆可进攻。
朱棣可大费周章些,绕至扬州城北部的宝应、高邮,但这样长途奔袭声势浩大,无法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并且舍近求远,路途变长,有些得不偿失。
若是绕道扬州东南,进攻广陵、江都,对朱棣而言倒也是一个明智之选。
朱棣的大军已经占据位于长江南岸的京口,只需继续向东北上,就可到达扬州城的南部——广陵。
不知分别在高邮、广陵驻军的许褚、夏侯惇准备的如何,怕是都在远远地看朱棣笑话吧!
朱啸风执起笔来,分别向二人写下两封密函,叮嘱二人一定做好大战的准备。
“陛下,御膳房给您准备了秋梨膏,外面风大,您用一些再忙吧。”
朱啸风被小太监的声音打断,微微有些不悦,抬头道“朕不是说了不许打扰的吗?”
“师父说前些夜里陛下咳嗽了好几声,忧心陛下。战事吃紧,陛下也要注意身体啊!”
朱啸风眯起眼打量这个不卑不亢与自己对话的小太监,只觉得对方极为眼熟。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奴才王振,近日里师父感染风寒,都是奴才在御前伺候的。”
王振?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朱啸风一时想不起在哪听过小太监的名字,但这会儿确实有些口渴了。
端起瓷碗一饮而尽,朱啸风向王振挥挥手“你下去吧,没什么事就在外面候着。”
王振还有些犹疑,但听到皇帝赶自己出去,只好恋恋不舍地退了下去。
朱啸风略一思忖,挥笔写下三封密函,交由探子火速送出了城去。
三匹骏马快马加鞭,从皇宫驶出,一路达到城关,向着西南、正北、东南三个方向飞速驶去。
……
“启禀王爷!建康府快马加鞭送来的书信!”
朱棣颓了三日,听到建康府来信,双眼顿时恢复了神采!
展开信笺,读着信上的话,朱棣仿佛已听见道衍深沉、浑厚的声音。
“王爷建康府一切如常,王爷切勿挂念。”
“如今围堵瓜洲渡绝非首选妙计,但依旧是进攻扬州城的最佳方案。”
“长期在此处耗时等下去,定会军心涣散,无心作战。”
“王爷可命朱能、张玉分别带兵,进攻高邮、广陵,使扬州城腹背受敌。”
“但瓜洲渡决不能强攻,请王爷稍安勿躁,切忌掉以轻心。”
等了三日就等来这样中庸的建议,朱棣倍感失望。
道衍说的话句句有理,但这些话自己也明白,说了等于没说。
人数上的优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