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柔茵把纸放回桌上,坐到窗口的一张椅子上说“她们能去参加这样的宴席,都挺意外的。要知道,过去就算是我们家的宴席,他们也都是不去的,保派一两个人作为代表,来一趟就算有了。”
傻妮跟过去,轻手倒了茶水,不动声色地问“为什么,他们跟咱们家不亲吗?”
萧柔茵摇头“那倒不是。”
想了一下,才不太明白地解释“好像只是不想引人注意,做人做事都很低调,要不是跟姚家东院挨着,别人可能都不当他们是姚家人。”
傻妮“低调可以理解,但跟咱们不亲又是怎么回事?”
萧柔茵先摇了一下头。
之后又觉得不合适似地说“不是不亲,可能就是避嫌。”
傻妮“?”
似乎姚家西院的行事风格,更接近当年靖亲王的行事风格。
避嫌,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但可能并不好欺负,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看萧柔茵的样子,似乎对现在的事也不太清楚,傻妮只能试着问从前的事。
靖亲王没攻打西域之前,一直只有萧焕的名字,也一直挂在姚家名下。
虽是现在南梁帝的亲哥哥,但也是亲敌人,南梁帝当然不会让他的日子好过。
最后让萧焕崛起的,还是来自姚家老将军的兵权。
萧焕因为有这个,才争得去西域这一趟,也真正让自己站稳了脚步。
而攻打西域,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而已。
在此之前,姚家与萧家走的是相当近的。
萧柔茵也对姚家的过去的事,有大致了解。
她说“当年姚家曾祖,收留父亲,又有兵权跟刘太后抗衡,倒是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可他年轻时,久经沙场,也落下了不少病疼,年纪大了之后,慢慢就扛不住了。
姚家的大小事,也渐次落到姚家大爷和二爷的手里。
其实现在姚家的大爷,是很嫌弃我们这一支的,他不想姚家再跟父亲有关系地,更怕刘太后因为这个迁怒与姚家。
但姚家大爷二爷都是文官,一旦姚家与我父亲切割开,他们家霸了这么多年的兵权,就只能回到刘太后的手里。
而且姚曾祖还意培养父亲,他没去世的那些年,也带着他打了不少仗。”
傻妮到这里,算是真正的想明白了。
所谓收养,应该也是只是权利的相互利用。
姚家曾祖,当年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但他底下两个儿子,却一个从武的都没。
一个女儿就是仪元皇贵妃。
本来皇贵妃如果在朝中得势,他们姚家仍能世代荣华。
可偏偏她斗败了,被人斩于宫中,连自己的儿女都保护不了。
姚家把萧焕接过去,也算是紧急制损,虽然冒了点险,但最终还是把兵权转到了他的手里。
这样,姚家依然有兵权依靠,而萧焕也为自己找到了生机。
现在来看,当初他们这初走的很正确。
萧焕经过那么多年,还是等来了机会。
说是攻打西域的机会,倒不是说是刘太后犯蠢的机会,她竟然想利用攻打西域之事,把萧焕弄死。
结果是,封王又送兵后,反而被他摆了一道,直接把南梁弄成了分割之势。
当然,萧柔茵的重点是。
当年姚家大爷不想跟萧焕有来往,又顾忌兵权不得不来往时,态度是很不好的。
而姚家二爷却正好相反。
他一直对萧焕,包括其子女都很好。
萧柔茵回忆道“我小时候特别爱吃一种糖,用果胶做的,粘粘的,会沾牙的那种。但这种糖很贵,母亲就不大给我买。
姚家的日子相对好过一些,所以他们家常有。
为了蹭糖,我时不时的就会往他们那边的院里跑,但每次我去姚家大院里,都什么也找不到。
后来才知道,他们家经常把糖藏起来,就是怕我去了吃。
而二爷这边,也是藏起来,但是却是特意藏起来给我。
有时候我去了,身边跟着别的孩子,他还不拿出来,要把他们都哄走了,才悄悄拿给我吃。”
萧柔茵偏着头,脸上是回忆到小时候的甜蜜,语气也非常温柔“如今逢年过年,姚家大爷这边天天往咱们府上跑,今天这事,明天那事,亲近的不行。反而是二爷那边,从来不往这里来。”
她转过头来,问傻妮“你说,他们是不亲近了吗?”
傻妮倒是有些疑问“那他们不来,咱们也不去吗?”
“去呀,当然要去,每年我和哥哥,都会特意去看二爷的。不过他身子这几年不好,都不能出来走动了,大多数时候都在院子里歇着。底下的儿女又都有事情忙,每次去,都感觉像是打扰了他们。”
这是故意的。
尽管不知道原因,但很明显看出来,是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