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该以太子的名号压制宵小, 振奋士气,她却没想到,其效更在她预料之外。
西南道偏僻, 虽知朝廷,但从不见天颜。
就算是官吏, 也有很多像是之前王知县一般贪生怕死的无能草包。
像是周县尉一样肯干实事的,却总被打压。
官场的风气甚是不好。
如今来了一位能干的巡按御史, 又在危难之时跟百姓同生共死, 这已足够惊动军民了。
又见巡按大人身着太子亲赐的龙袍,如太子亲临坐镇岳峰, 一时之间百姓们心中的感慰也是无法形容。
很快地一传十十传百, 满城百姓都知道巡按大人是受了东宫太子之命,坐镇于此, 皇廷荫庇, 朝廷并未遗弃他们, 区区山贼算得了什么。
当时在场的百姓们,无不津津乐道自己亲眼所见的情形,那位相貌奇美的青年御史, 身着龙袍, 威贵天生的,不由分说下令砍了王知县的头。
那个草包知县,在岳峰出事的最初就打发了家眷去了永州避难的混蛋,终于真的死了!
这可比只把人抓起来……不知后果如何要直观震撼的多了。
所谓恩威并施, 便是如此。
至此, 非但那巡按大人受了重伤的谣言不攻自破, 而且就算在此之后更有人散播什么巡按逃离之类的鬼话, 也定然无人再去相信了。
这日黄昏, 永州的战事有了变化。
永州之后的庆州得了消息,派了兵马前来驰援。围困的山贼们开始溃退。
但是岳峰这边,派去复州求援之人竟未回来。
县衙之中,宋皎隐隐觉着不安,假如贼人在永州铩羽而归,那岳峰就是他们出气的对象。
周县尉也意识到了,是夜,亲自带兵巡查。
出人意料的,这一夜竟很安静。
非但如此,第二天,又是平安无事。
周县尉扛了一晚上,摸不着头脑,还以为贼人兴许是第二天来,谁知又等了一个空。
派了探马去侦查,下午之时回来说道,别处并不见贼寇踪迹,倒是琵琶山那边仿佛有些兵马调动,初步判断贼人是铩羽而归了。
周县尉当然愿意相信这个消息,毕竟倘若贼人回山,岳峰就不至于陷入险境。
但是他还牢记宋皎的预言,所以并不敢很放松,只忙回衙跟宋皎禀告这个消息。
宋皎听后,也觉着狐疑。
她本来料定贼人定然不会舍弃岳峰,就像是饥饿的豺狼,他们本想把永州这块大肥肉一口吞下,谁知竟没吃成,当务之急,自然是在岳峰狠咬一口。
但她觉着自己毕竟不是指挥打仗的将领,未必会料事如神。
如今竟说贼人已经回了山,难道他们在永州折损了不少人马,所以无力再战了?
倘若是因为这个,倒不是不可能的,若岳峰因此解除兵临城下之困,却是大好事!
周县尉道:“大人放心,卑职还会命人继续巡查,毕竟贼寇狡诈,不可放松才好。”
宋皎深以为然,又看周县尉脸色憔悴,便温声道:“周大人也要留心身体。”
周县尉先前被王知县欺压的简直没了脾气,如今得巡按如此相待,竟是感激无以名状,他心头一阵涌动,抱拳道:“大人且不顾惜身体,卑职又算了的什么?”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从永州逃难回来的百姓,说起永州的情形。
原来果然有贼寇混入了城中,幸亏人数不算极多,城中千户长又奋力杀敌,这才勉强地抵住了贼寇里应外合之计策。
但就算如此,半个永州城都给冲击的不成样子了,若不是庆州的援军及时赶到,只怕永州也不免落入贼人手中。
而那些之前赶去永州避难的岳峰镇民也是死伤大半,据说王知县的夫人也在乱兵之中被砍死了。
黄昏渐渐地降临,细细地雨丝又开始飘落。
城中百姓备战了一天两夜,也听说贼人可能回山了,不免都有些安了心。
天空阴云密布,而城中万家灯火,看似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天。
宋皎亲自出衙门,登上城楼,观察了一下城外的情形。
永州方面仿佛已经平静下来,而城外也是一片安静,并没有任何兵马异动。
而往东边远眺,隐隐地还能借着一点希微的残阳,看到那边儿微微地亮光,那是尚有永河泄洪的遗迹。
前夜之后,城中百姓们知道是东边的河堤溃决,众人都说这毕竟是因为巡按大人亲临,所以上天眷顾,这才决了那边的河堤,保全了岳峰此处三千的军民。
宋皎看着那点白光闪烁,心里却又想起诸葛嵩。
永州大乱,岳峰备战,侍卫长到底去了哪儿?有什么天大急事?
他的伤到底又怎么样了。
身边周县尉道:“大人,还是先回去吧,城头风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