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向府衙,却被拦住了。来人止步!化缘到别处化缘去!
阿弥陀佛,施主,贫僧有礼,贫僧道济!
贫僧法海,乃金山寺和尚,有方丈手书一份,希望能够面见太守!那衙役打量了一番,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通告!说话留下两个人看着,他跑进了府衙。
沈大人,府衙外有三个和尚求见,说是金山寺的道济、法海和尚!衙役走进府衙,正巧遇到了太守沈法兴。
金山寺的和尚?快快有请吧!沈法兴不明白金山寺的一介和尚怎么找到自己了。
回到后堂,见陈祎三人来到,他连忙起身,不知道金山寺两位圣僧来临,有失远迎呀!
阿弥陀佛,沈施主有礼,这是方丈的手书!法海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前方丈迁安不日前圆寂,金山寺首座法明接任方丈,特来府衙记录!
原来这事呀!沈法兴笑脸相迎,两位,不,三位请!
多谢施主!陈祎三人坐了下来。
没想到迁安方丈居然圆寂了,当初本府初来润州,还曾见到过方丈与首座呢。没想到,一别沈法兴略有些沮丧,不说了,没想到法明首座接任方丈了,倒也是实至名归!
金山寺虽然名声不如以前,但在润州还是赫赫有名的。所以一座寺庙的方丈并不是什么人能够当的,必须是得道高僧。法明作为首座,佛法高深,接任方丈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知道两位还有何事?沈法兴有些疑问,单单来朝廷报备一下,也不至于三人一同前往吧!
沈施主,这是方丈的手书!法海终于将信递到了沈法兴手中,同时把陈祎拉了过来,这就是陈祎,他也是苦命的孩子,不知道沈施主能否通融通融,给这个孩子写封推荐信,也好让他科考!
陈祎连忙向沈法兴见礼,而沈法兴上下打量着陈祎,倒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家伙,既然是光头,何不出家呢?沈法兴看陈祎都十来岁了,还是个光头,打趣着。当个和尚,岂不是比当官更好嘛?
也罢!本府怎么也是润州的父母官,就为你写下这封推荐信了,可惜,此次科考也快来了,恐怕你们得到下次了!沈法兴摇了摇头,前些天那些科考人员才上京,现在求个推荐信,恐怕也得一两年之后才能。
沈法兴正写书信,这时候从外边又走进了几个官员。听说金山寺来了两个和尚?
几位大人也来了!沈法兴放下笔,他正好也写完了,几位大人,不如一起签个字了!
沈法兴将推荐信递给这几个官员,道济等人也连忙起身。这三位官员看了一眼,也就签下了自己的名讳。
几位圣僧,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本州的郡丞李百药、郡尉吴海流、郡正彭孝才。沈法兴向众人介绍着,同时将信交到了陈祎手中,这个得收好了!
而陈祎倒是一愣,李百药这个名字好熟悉呀,可是却想不起来在哪听说过。
啊?嗯!当信塞到了陈祎手中,才意识到。
这孩子!众人都笑了。
道济与法海相互丢了个眼色,是非之地,还是不要久留。既然推荐信已经拿到了,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何必再多逗留呢。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凡尘之事,小僧不必打扰,在此谢过诸位了。道济收了放荡不羁的样子,对太守等人稽首。也多有打扰了,我等还有其他事情,就不在此打扰了!
江流儿,拿着文书!法海拉着陈祎退出了厅堂,可是众人却要送一送。法海等人推脱不了,只得跟着一同来到府衙口。
我等告退了!道济、法海与陈祎对着这些官员一一还礼了。
大师慢走!几个大人看着陈祎等人离开。
既然已经拿到文书,他们就一刻钟都不愿意再待在润州城了。现在最要紧的是返回了金山寺,让法明方丈早做打算。否则,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而这时候,从城外归来的士兵与衙役正好与他们擦肩而过。道济看了一眼,快步与法海拉着陈祎离开润州城。仅凭他们三个能够妥善脱身都恐怕困难,更不要就那些活死人了。
你说什么?城外死尸遍地!怎么可能?我们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怎么肯定有大面积死尸呢?沈法兴听到士兵来报,很是吃惊,怎么可能?对了,金山寺的和尚走了吗?
和尚?大人,我们刚刚进城遇到了三个和尚离开润州了,匆匆一瞥,不知道是不是!看来陈祎的光头在他们看来就是和尚。
离开了,本来还想彭郡正,你带领部分衙役与士兵,去各地看看,是否有人家报尸!然后将那些尸体处理了!接到了任务,彭孝才匆匆就离开了。
这时候,从润州府衙传出来一张文书:延请僧、道行之,可使感召神佛,救拔亡魂出枉死城冤魂,使遭害者以消忿恨。
当彭孝才又走出府衙后,润州府衙又来了几个人。
大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