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俭安顿了军队,便自奉剑、绶、银印,进入右将军府告罪。
曾经意气风发的绝代公子,如今变得苍白而又瘦削。
见到张瑞,裴俭默默双膝跪地,高举剑、印过头顶。
沉默了片刻,张瑞深深叹息一声,问道:怎么会?五千精锐步骑!五千精锐步骑!
裴俭垂首,未有辩解,说道:某办事不利,有负君侯重托,甘领责罚!
张瑞握紧双拳,盯着裴俭,问道:责罚?汝之责罚如此贵重?能换回来什么?能改变刘备逃离之结果否!
能否!
意义这么重大的事情,一句责罚就能轻飘飘的带过吗?
张瑞深深呼了一口气。刘备的逃离,是张瑞万万没想到的。
作为汉末枭雄,张瑞对刘备给予了极度的重视。
应该说对所有的汉末诸侯,张瑞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知道匈奴单于刘渊可能会为害一方,张瑞不惜从其祖父开始杀,祖父、父亲、叔伯一个不落,一直杀到刘渊一系,血脉彻底断绝。
知道刘备可能会割据一方,借着在高唐渡口运冀州粮草的时机,便派出了右将军府最骁勇有谋的三位校尉,带领了整整五千精锐步骑,就是为了彻底断绝刘备屡败屡战的人生。
一位开国枭雄就在自己屠刀之前,哪怕知道结果,穿越回去再选一次,自己还是会坚定派兵,挥下屠刀。
放任可能危害自己的对手存活发育,从来不是张瑞的性格。
只要有机会,张瑞绝对会坚定挥下屠刀,无论选择多少次,自己都会作出同样的抉择。
可三千精锐铁甲,两千铁骑,一人三马,这种全力以赴的形势,怎么还会令刘备逃走?
裴俭深深敬拜,说道:君侯,某纵万死亦难赎罪。然刘备之深得人心,亦请君侯务必留心。马腾、董卓之流皆残暴不仁,骤然得势,难以持久。将来能与君侯争天下者,必然刘备无疑。
万死?
呵万死!裴俭,因为汝办事不利,何止万名百姓因此而死!汝裴俭一人,能抵几万百姓性命?
裴俭苍白的面孔彻底失去颜色,低头愧疚的已经咬碎了银牙,流出满嘴血迹。
张瑞叹了口气,说道:杖刑一百!若汝能熬过杖刑,则贬为士卒。若熬不过,汝妻子孤养之。汝虽有负孤之重托,然孤不会有负尔曾经功绩。
裴俭语气坚定,决绝的说道:刘备不死,俭绝不咽气!
裴俭长期担任段文部下,更在诛杀南匈奴之战中,一战令段文在评定中郎将时功冠全军。
因而段文主动开口为其求情,说道:君侯,高唐战役战报,某曾前后看过数遍。裴俭几近成功,五百铁甲已经与刘备短兵相接,再有数个呼吸便能斩杀刘备于高唐。然高唐百姓毁家纾难,伐树断路,确实不在任何人意料之中。
即便如此,刘备逃脱,铁骑亦与其仅咫尺之遥,已诛杀甘愿为刘备赴死之随从。再有一刻钟,亦能于黑夜中揪出刘备。然青州黄巾军说到这里,连段文都忍不住叹息一声。谁能料到青州黄巾贼会在这个时机出现在高唐附近?裴俭已经将能做之事做到了极致,屠刀已经砍到了刘备咽喉,这种情况下却还是功败垂成。
只能说刘备人心所向,军民愿为其死。又气运加深,命不该绝。
君侯,裴俭此战大败数万青州黄巾贼,斩首上万级,亦算有功,可否为其减刑二十?段文深深无力的说道,这已经是自己能做到的极致。
功过相抵毫无可能,有负军令,放走了刘备,即便裴俭大败十万青州黄巾贼,也是功难抵过。因为再多的战术功绩,也抵不上错失战略目标的罪过。
杖刑八十与杖刑一百,差距极大。接受一百杖刑者,少有人能活下来,甚至都已经是在鞭尸。而接受杖刑八十,咬咬牙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裴俭却语气坚定,说道:某甘认罪责,请君侯杖刑一百,刘备不死,某使命未成,绝不咽气!
张瑞深深的看了一眼裴俭,挥了挥手。四名锦衣卫立即上前,依次为裴俭脱下身上甲胄,随后一人奉甲,一人奉剑印,两人押其外出赴刑。
青州军队返还治下,等待许久的北疆战事终于可以开始议事。
众将及内阁首辅、兵部中郎刚到齐入座,赵云走到张瑞身边,附耳说道:君侯,裴俭扛过杖刑一百,虽气若游丝,然的确未咽气。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赠其一份伤药,待其康复之后,贬为士卒,调入张白骑麾下效力。
张白骑因作战勇猛,如今已升为屯长,再经历一次战事积功就将升为军侯。
这两个代罪之人,凑在一起,能彼此更深刻的提醒自己曾经犯下的失误,进一步知耻而后勇。
对这两人,张瑞有失望,但不至于有多少恨意。毕竟自己不是神,这世间事不可能事事顺心,所能做者仅竭尽全力,不负于心而已。
随后张瑞转向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