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心胸狭隘,恐怕会忍不住揣测其中存在舞弊,或者右将军府歧视游侠,偏向将门。
所以张瑞有意听听典韦对此结果的看法。
典韦十分直率,回答道:虽是武举,但并不以武为主。
张瑞等了许久,也不见下文,才知道这典韦竟然是个寡言之人。
貌似有大志气节的人都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其中典型便是刘备。
张瑞只好继续问道:不以武为主,汝以为游侠还会踊跃否?
典韦回道:必然,哪怕名次最差只能担任屯长,亦享有免赋免税,富贵可期,远非无业游侠可比。
这大概是后世营长与小混混的区别。
以府兵享有的特权而言,说是团长亦不为过。
一名身家清白的少女,是嫁给一位军队校官,还是嫁给一名小混混,这一目了然。
武举出身如此重要,所以考核中以军谋、兵法、射技为主。
以典韦的出身、学识及能力而言,如今名次其实是完全贴切的。
让他如同徐庶一般指挥千人,列阵有序,指挥有度,进退得当,以典韦才干显然也力有未逮。
张瑞看中的是典韦在历史上的成长,从一名军士开始,在军中屡建功勋,最终率众击退吕布大军,以率众先登陷阵而闻名。完美演绎了,何谓猛将必发于行伍。
他的这种可进步性也是张瑞单独予挽留的重要原因。
若只是勇武,其实并不值得张瑞特别关注。在上万人的战场中,勇武能起到的作用着实有限。猛如孙坚,决死爆发,亦不过杀了十几名陷阵营士卒而已。强如吕布,在潼关前,有北军五校三百精锐铁甲配合,亦只是杀了几十名士兵。高顺率四千人列阵而战,吕布便毫无办法。典韦再勇猛,上千铁甲合围,亦难逃一死。
张瑞真正在意的是张辽那种既有勇武,又有军略的猛将。可以带领八百人直冲十万大军,可以率铁骑阵斩敌军主将,俘虏二十余万。
一步步从士卒升到都尉的典韦有这方面的潜质,于是张瑞说道:今日会武宴,与孤麾下麾下英杰相处如何?可有商谈,欲往哪位校尉麾下效力?孤麾下校尉对武考进士们可是渴望非常,皆希望能多分配几人。
典韦不置可否,说道:依某见,校尉们渴求的都是将门子弟。
张瑞很欣赏典韦这个直率的性子,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直接的跟自己说过话了。
便回道:将门子弟熟读兵法,深通大义,又世家世业,忠贞不渝。受军中将校欢迎,乃理所当然。
随后张瑞笑着问道:不过,汝以为何为将门子弟?
这个问题让典韦愣了一下,思考片刻,回道:世家世业,军中显贵。
张瑞莞尔,回道:汝以为今科榜眼徐庶,今后子嗣算将门子弟否?
必然。典韦理所当然的回道。
徐庶如今功成名就,只要在长安落户,分了田宅,那可不就是最典型的将门子弟?而且是其中佼佼者,升到中郎将后便能与赵云、张辽类似。张瑞喝了口清茶,问道:那为何汝不能是将门?
须知将门子弟,一向心胸豁达,从未排斥过兼容并蓄。许多将门便是由豪强派出家中嫡子从军效劳,从而转变成将门嫡系。
汝若亦落了长安户籍,分配了田宅,又与其他将门子弟何异?难道还担忧孤军中会徇私舞弊,无视军功?
典韦立即拱手,说道:某不敢。
不敢跟不曾,可不是同一个意思。
张瑞便拿起桌案上两份任命文书,说道:此处有两份任命。其一乃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征辟,以勇武而论,任命汝为锦衣卫军中军侯。以汝之悍勇,正适合亲军一职,战时护卫在孤身旁,以防敌军猛将突袭。平时带队缉拿要犯,当面短兵相接,制服穷凶恶极之徒。
另一份乃是兵部任命,以将才而论,任命汝为军中屯长,随军征战沙场。
汝可有抉择?
典韦毫不犹豫的回道:某愿征战沙场,以军功发于行伍。
虽然论勇武自己能高居军侯,论将才自己只能位居屯长。但典韦依旧毫不犹豫。
在科考中,典韦已经认清了自己在兵法、军略上的巨大差距,否则也不会与状元失之交臂。
若依旧抱着勇武混日子,终生成就恐怕也就只是锦衣卫军侯或者锦衣卫校尉。
典韦有大志气节,更倾向于在军中学习经验,观察那些校尉、中郎将如何管理士卒,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运筹帷幄。
只要对统筹军队有所了解,配以自己之悍勇,很快便能以军功而迅速升迁。
典韦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能够像其他校尉一样,如臂使指的调度一千精锐甲士。
张瑞抚掌而起,说道:典屯长雄心壮志,孤心嘉之。来人,取我甲来!
很快四名士卒便抬着一套玄黑色精良明光铠进入屋内,张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