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四娘擦干眼泪,答应他道:“好!我们都不能死,要好好地活着。”
别无信点了点头。
牢房什么都没有,两人就这样对面看着,大眼瞪小眼,实在有点无聊。
于是,风四娘侧过身去,靠着墙,抬头望着牢房天花板,不说话,就一直看着。
看了好一会儿,别无信见状,问道:“娘娘,你在看什么呢?”
风四娘回道:“不怕你笑话,我想徽王了……”
此时此景,身陷大牢的风四娘不由往事涌上心头,切身体会地感受到了当年他心爱之人在牢中的绝望和伤感。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命运,只有切身感受,才能懂得身陷牢笼之中求生之渴望了。
如果当年,她想尽一切办法救出徽王,那他也就不会中了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奸计,想什么招安了,如果不招安,那他也就不会死了。
想那水浒一百零八将听了宋江的招安之策,有几个得到好下场,前车之鉴啊!
她好后悔,怎么没长一点记性呢?
风四娘所说的那个他,就是闻名遐迩,大名鼎鼎的海盗头子汪直。
汪直,生于明弘治十四年,南直隶人(今安徽歙县)人,本姓王,名锃,号五峰船主。
因其在大明海禁期间,冒用其母‘汪’姓,来往南洋和东瀛扶桑从事海上非法贸易,故而改姓,称之为汪直。
根据《歙县县志》记载,汪直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有大星从天上陨入怀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惊诧地说道:“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已而,大雪纷飞,草木皆为结冰。乡人曰:‘天星入怀,非凡胎也。”
汪直少年时,家境落泊,脑子非常灵活,和同乡徐惟学一起帮人打工,补贴家用,偶尔也救济穷人,口碑非常不错。
在徽州经商大发展时代,人人都想走出大山,经商赚钱,富足之后,回乡购置田宅,光宗耀祖。
随着,社会的稳定,商业的兴起,给了徽州商人们一个大好契机,他们远离家乡,从事各种商贸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帮派——徽商。
徽商的兴起,从宋末开始,明朝中期达到顶峰,没落于清初,在这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属于徽商的辉煌时期,造就了一批批富甲一方的徽州商人,形成了‘无徽不成商’的奇迹。
徽商富裕之后,有的回报家乡,有的迁居外地。
汪直成年之后,成家不久,也和徐惟学一起外出经商,在经商的过程中,他们认识了风四娘。
风四娘当时在福建一带收购茶叶生意,远销南洋。由于她的价格比同行较高,遭到同行打压,生意一落千丈。
汪直本性仗义,见其不忍,于是出手相助,将家乡毛峰茶叶从父老乡亲手中收购过来,再转手卖给风四娘,并帮助风四娘连锁促销,风四娘茶商起死回生,汪直也大大赚了一笔。
时间一长,两人的关系貌合神离似的,奇奇怪怪,似朋友又不像,似夫妻又难以言表,总之,似近非近,似远非远,镜花水月,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徐惟学知道汪直是有妻室的人,出于好心,提醒汪直道:“最近街坊邻居都在传你和风四娘的关系密切,七七八八的,可难听了。别说我没提醒你,你可别对不起家中的老婆,你在外面经商,她在家操持家务,替你伺候老-母亲,你可别做出对不起老婆的事啊?大家同乡的,我问你,你和风四娘到底是什么关系?”
汪直哈哈一笑:“我和她的关系,和你一样,你说什么关系?”
“我和她是正常的生意来往,我看你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关系暧昧,亲密,我看你有点把持不住自己。”
“徐兄,你放心好了,我不会的。”
“你最好别会,不然我写封家书揭发你这可恶的嘴脸。”
两人正在说着,风四娘过来了,手里拿着汪直缝补好的衣服,交给汪直:“这是你的衣服,我看有块破了,给你缝补了一下。”原本风四娘还想和汪直多讲几句,看徐惟学在场,不好打扰,转身就走,留下一句话:“晚上来我家吃饭,我爹爹找你有事。”
徐惟学开玩笑地问了一句:“风姑娘,就叫他一个人啊?我没份吗?”
风四娘也不给徐惟学面子:“我爹爹只叫他一个人,你,我爹爹没说,要不我去问问。”
徐惟学有点尴尬:“这,不用了,不用了,我还有事。”
风四娘走后,徐惟学一把抓住汪直问道:“你还说你们没什么?她都给你缝补衣服了,照顾的无微不至,晚上还去她家吃饭,有事要谈,你想干什么啊?”
汪直一脸无辜的样子:“徐兄,我们真没什么啊。”
“没什么,谁信啊?晚上他爹找你,是不是谈婚论嫁啊?”
“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我警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