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青:“……”
一个是生她的,一个是她生的,都惹不起,算了,就当没看见吧。
玩了两个小时,快天黑的时候,一家四口才一起回去,太上皇陛下有些不满,“就骑马而已,你来做什么。”
折青:“不是担心你们么。”
太上皇陛下今年五十六岁了,身子虽然好,但是来骑马,她依旧是担心的,她是害怕极了冬日里,就怕出什么事情。
于是回家之后,就给爷孙两都布置了作业。
“明照早慧,可以开始教史书了。”
之前太上皇陛下讲给明照听的都是想到哪里讲哪里,说的也是皇家所知道的秘史还有一些太上皇陛下自己的见解,正经的史书却还没讲解。
太上皇陛下不得已捏着鼻子答应了。
其实太上皇陛下有些看不起史书,但是人不读史不行,所以就带着明照一边读,一边用实际例子批判里面的人和事物。
“你看这个秦朝皇帝和三朝元老,史书上记载的是君臣相知,可咱们要是仔细去查查,便能查出来,后期这三朝元老可是暴毙而亡。”
明照听的眼睛一瞪一瞪。
折青:“……”
太上皇又说另外一个历史典故,说的是孝道,大概是说前朝有一个人十分的孝顺,正在做大官呢,母亲死了,他就辞官了,要回家给母亲守孝三年。
这个故事乍听没什么,但是太上皇陛下要阿照去查当年的朝局。
“你去复原下当时的朝局,然后推理一下,加入他不辞官回家守孝会怎么样。”
这是个长期的任务,明照接受了。
她字认的比同龄人多,但是也不算认得多,很多字都是不认识的,小小年纪啃一本史记,折青看着其实都佩服的。
但是她尤其佩服自己。
用了一年的时间,她终于将郡县制彻底施行下去了。
三月万民大会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反对,她顺顺利利的改变了几千年的城池制度。
这个改革不亚于打下六国,所以她欢喜的很,当晚还喝了很多酒,唱起了调戏人的小曲,将宗童调戏的脸色通红。
于是太上皇陛下就将明照带回了自己的宫里。
明照:“为什么阿爹和阿娘不跟我们一起睡呢?”
太上皇陛下:“因为皇爷爷不喜欢。”
明照表示理解,“小溪的阿娘也不得她祖母喜欢,婆媳矛盾是最难调解的,皇爷爷,你放心,我站在你这边的。”
然后第二天跟亲爹道:“阿爹,你放心,我会一直站在你这边的。”
她一颗心,终于知道如何分作两份了。
那就是做个两面三刀的人。
……
六月,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水稻收割季。
木州,三妮读书回家后,就帮着阿爹阿娘去山上割胶。
三年前,祖母因为不愿意给她读书,阿爹气的带着她跟阿娘分家自己过,真正的净身出户,一文钱没有,还是村长给了他们一个破棚子,他们才算是有了栖身之所。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他们很快就被种胶树的朝廷大人们雇佣去了割胶,因为是最开始去割胶的人,一家人又学的认真,吃苦耐劳,所以很快就成了管事的。
如今,他们已经在村里建了一座水泥房子了。
三妮自己也上了三年级,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回家来也不用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还能帮着上山割胶。
如今六月,不仅仅是割胶,还有收稻谷,三妮家也有稻谷要收,不过白日里是收不了的,他们要割胶嘛,只有晚间收。
这里很多人都是如此。
不过她刚走到半山脚下,就听见有人叫唤自己,是隔壁田里的婶子。
这位婶子家里有钱,什么农具都是最新潮的,很多人都喜欢去跟她家借东西,三妮家也借了一种橡胶做出来的镰刀把柄套的镰刀,这种镰刀握在手里就不会像之前的木头和铁一样磨的人手起泡。
婶子是个好人,因为跟她娘是一个地方的人,一直都帮她家,听见她叫人,三妮连忙停下来,问道:“婶子,您是有什么事情吗?”
妇人就笑,“你阿爹跟我说了,让我遇见你的时候说一声,让你今天不用去山上割胶,直接来我家田里帮着割稻谷。”
妇人:“今年咱们两家合起来割,因为你家的稻谷正好可以晚两天,我家的早两天,一起合作正好合适。”
三妮便点头,跟着去了田里,然后发现婶子家的打禾机不用脚踏了。
只见打禾机的左侧上安装上了一个方形的东西,上面正在冒着烟。
妇人:“怎么样,新奇吧,这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