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与哈密小国鏖战已久,打的不可开交,难分胜负。
天下也久经战事困扰,民生凋敝。
流匪四窜,不事生产。
征战二载之后,大唐国库粮草就略显不济。
值此春耕夏长季节,长安大地却已有旬月未曾下雨。
地里万苗渐枯,百草衰败。
时大唐太子李温执掌朝廷内外,户部尚书几经上书,都言农事紧急。
再不降雨,唯恐今年秋丰之日,颗粒无收。
不得已之下,太子李温张榜求贤。
若能施法降雨者,赐万金,封百户。
值此危急之中,那长安宝林寺慧能大法师挺身而出,于长安开坛布法,求雨三日。
终普济甘霖,雨泽大地,润育万物。
事毕,太子李温赐下黄金万两,修缮长安宝林诸多佛寺,重塑佛陀菩萨金躯。
经此事后,佛门在长安大兴。
那慧能大法师更是每隔半月,都在要长安宣讲佛法。
一时之间,收获信客香众无数。
长安百姓对此更是赞誉有加。
只不过,对于此等情况。
朝廷之中却有一股势力从中作梗,极力阻扰。
正是以吏部尚书韩愈,监察御史刘禹锡,长安太守柳宗元等大臣为首的诸公,大肆反对佛门兴起。
言那佛门空大虚伪,教唆百姓不事生产,每日只知吃斋念佛,诵经打坐。
甚至,朝廷之中还兴起一股“反佛”运动。
对此,佛门当中视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大臣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却无可奈何,这些人都是贤臣清官,自有天道护佑。
要想除去,只能靠人力,非神力也。
这一日。
长安,那恢弘无比,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内。
“启奏太子,长安西南诸州不知为何,近月内滴雨未下,地里龟裂如漠,臣建议朝廷可派佛门法师前去施法求雨,否则一旦干旱日久,庄稼衰也,有损国库,导致前线粮草不足。”
早朝之上,户部尚书崔如戴站在殿前,请奏道。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尤其是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诸多大臣,都是眉头一皱,十分担忧。
若此次长安西南诸州还让佛门法师求雨。
到时一旦天降大雨,这些州郡百姓怕多半也要信仰佛门。
长此以往,这大唐国恐以佛门为教。
而佛门立来主张吃斋念佛,不事生产,以享清苦之福。
如此宗旨,若在大唐推行开来,迟则甲子,长则百年大唐必定国运不保,大夏将倾。
想到这里,韩愈当即站了出来,对着太子李温禀告道:
“启奏太子,以微臣之见,请佛门法师来施法降雨,普济甘霖终究是小道,若下次各地还有旱灾,又该如何?疏导河流,开塞山川,兴建河渠,方为根本之道。”
“不错,微臣附议。”
韩愈话一开口,一旁的监察御史刘禹锡就急忙出声支援。
他同样看不惯佛门在长安大兴。
然而,就在柳宗元即将站起身,力挺之时。
武将一列的怀化将军姜开泰却冷嘲热讽起来:
“依吏部尚书韩大人和监察御史刘大人所说,疏导河流,开塞山川,兴建河渠确为解决之法,但解不了燃眉之急。此外兴建水利,工程浩大,劳财伤命不说,就算建好,也得三年五载。”
“此外,边境外陛下与元帅等人久战哈密小国不胜,已成鏖战之态,若后方粮草跟不上,误了大事,贻误战机。如此天大罪责,二位大人认为可以承担吗?”
这怀化将军姜开泰可是亲近佛门之人,主张佛门大兴。
毕竟,前些日子,他还受了佛门一套炼体神通,武功大有长进。
这个时候自然要替佛门争利。
言罢。
韩愈,刘禹锡等人面色一僵,有些无奈道:
“这……”
说实话。
要不是因为打仗,或许疏导河流之策,应当重用。
但眼下要解决前线粮草,事态紧急,拖延不得。
眼见韩愈等人反驳不上来,那姜开泰又是趁机弯身与太子李温奏道:
“启奏太子,末将认识一位佛门法师,修为高深,曾在慧能大法师门下修行,想来以他之能,这场求雨不在话下。”
太子李温闻言,思忖一二,也认为韩愈所说,果然有理有据。
但眼下要紧之事,乃是配合父皇,赢得此仗。
若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贻误战机。
如此重大决策失误,他这个大唐太子怕也是可以换掉。
想到此处,李温也觉让佛门高僧求雨可行,当下正欲开口宣布时。
熟料,先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