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3年。
魏国大梁城。
一座颇为热闹的府邸里,手拿战斧的魁梧大汉快步走进内间。
“典庆,你终于来了!”
内间,身着红色华服、面色虚白,年纪貌似五旬的男子看着典庆到来,原本无神的目光多出些神采。
“典庆见过信陵君。”单膝下跪,典庆拱手粗声道。
“不必多礼了,我时日无多,召你前来乃是有事嘱托。”摆了摆手,信陵君魏无忌强提起精神。
“信陵君…”典庆面色一变,有些难以置信。
典庆出身披甲门,自从师父去世后,他便是披甲门的第一人。
对于信陵君魏无忌,无论是典庆还是其他的披甲门人皆是颇为敬重。
当年信陵君合纵攻秦,披甲门便大举加入魏武卒。伴随着信陵君大败秦国,披甲门也是与有荣焉。
只是世事难料,魏王听信奸佞小人的言语,不但剥夺信陵君的军权,更是冷落、提防信陵君。
心灰意冷而又无奈,信陵君开始沉迷酒色,不再理会朝政。
短短三四年,昔日意气风发的信陵君魏无忌便是垂垂老矣示人。
深吸口气,魏无忌惨笑一下:“不用吃惊,如今的我多活几年也无济于事。只是可悲我大魏,大好社稷将要成云烟……”
“信陵君何出此言,纵使秦国强大,可我等六国也不是好惹的。”典庆沉声道。
披甲门扎根魏国,门人更多是魏人。
哪怕魏王昏庸、魏国衰弱,披甲门也做不到离开魏土。
且近百年来,秦国连番打仗,虽然胜利不少,可也有败仗。
典庆以及不少的披甲门人相信:只要信陵君振作起来,定有一举攻入函谷关,将秦人驱逐出河东、河西,回归西陲之地,复归大争之时。
“典庆,我知道你们的心愿,也相信你们的决心。咳咳……只是大势所趋,难矣、难矣!”捂着嘴,大口吸气,信陵君面色涌出些潮红。
“信陵君…”见信陵君有些回光返照的迹象,典庆面色惊惧。
“本想多熬几日,看来是没法过今日了。”
释然一笑,信陵君冲着典庆又道:“典庆!我要你去一趟西域!”
“去西域?那不是秦国武信侯的势力么?”典庆有些困惑问道。
“是的,秦国武信侯,秦国以武封侯的公子。
我从未和他相见,可也多番关注过他,从弹丸之地的五车城到沃土千里的昭武城。很了不起!比我这个魏国公子强多了!比我这个叔父更强多了!”信陵君遥望着西方道,好似能看到那个从未见过的侄子。
默然不语,典庆缓缓道:“请信陵君吩咐!典庆在所不辞。”
“我有一物,你代我转交予子烨!到时候他若问起我所求:你便告知他,它日秦国一天下,看在他母亲的份上,保魏氏不灭、善待魏人。”从怀里取出一个古朴的铜盒,信陵君说道。
看着信陵君,典庆久久说不出话来,待深吸口气,方沉声道:“典庆遵命!”
…………
两柱香后。
走出信陵君府邸,典庆不自禁的回头看了眼,这座表面繁花似锦的府邸就要落尽余晖了。
赶回披甲门,简单敷衍完师弟们层出不穷的问题,典庆便回到了自己的屋舍,准备起去西域事宜。
“咚咚咚…”没多久,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是三娘啊。”开门看着来人,典庆温声道。
来见典庆的是一位女子,年龄不大,却是披甲门最厉害的女子。
披甲门以至刚硬功而名传天下,历来的披甲门弟子基本上都是男子,因为修炼至刚硬功,往往导致形体粗犷、肌肉凝练,因此罕有女子。
“师兄,我有话想和你说。“
梅三娘对着典庆道,她如今年岁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已然身高六尺上下,一头乌黑的发丝随意的扎在身后,古铜色的手臂裸~露在外,一身劲装示人。
“进来说吧。”对三娘这个天赋高而又心热的师妹,本就心地纯良的典庆越发显得温和。
门一关,梅三娘就急道:“师兄,信陵君是不是愿意…”
立刻制止梅三娘的话,典庆解释道:“信陵君绝无二心,只不过是拜托我送些东西罢了。”
“信陵君怎如此糊涂顽固。如今魏王病重,若信陵君愿意登位,我魏国定然是复兴有望…”
“师妹,够了!不要再说了!”
“不够!当今魏王昏庸无道,师父为这样的人死了,难道我们还要去为这样的人卖命?不,我绝不愿意!”梅三娘大声道,宣泄着心中的不满和愤恨。
“师妹!我们是魏人,披甲门是魏国的披甲门!”典庆低沉道。
典庆并不聪明,可也不愚蠢。
信陵君都不看好魏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