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长歌的话,燕风云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就算李长歌如何天才也比不上神剑山庄数代人的成果。
李长歌开口问道:“不知道燕少庄主对于禅有没有什么看法?”
对于李长歌这个突然偏到九霄云外的问题,燕风云愣了片刻才开口回答:“家母信佛,所以对于佛理在下略有涉猎。”
李长歌继续开口问道:“哦,那不知道燕少庄主有没有听过参禅的三个境界?”
“参禅的三个境界?”
虽然因为母亲的缘故燕风云对于佛理有所涉猎,说是了解不深,其实他也是深谙佛法和众多高僧谈过禅机。对于参禅的境界不同的宗派都有不同的说法,也有不少是将其分为三个境界的。在仔细回想比较了之后燕风云才开口说道:“我曾听了尘大师说起过参禅的三个境界。了尘大师说参禅的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处于这一境界之中不知道禅为何物,即使就在你身边,也无从下手。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到了这一境界已经初窥门路,能以平常心修行,但身边仍有草叶。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能达到这一境界就是大师了。”
李长歌没有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准备嘴炮装一回怎么就碰上了燕风云这样的人,不是说涉猎不深吗?怎么回答得这么溜。
见到李长歌沉默,燕风云还担心是自己记错了,便开口问道:“难道是我记错了?”
“不是,只是我在路上遇上过一个老和尚,听他说起参禅的三个境界,和了尘大师的说法不同。我觉得很有道理便记下了,之后细细品味觉得用在剑道之上也无不可。”
听到了李长歌这样的说法必定是在剑道上有不同的见解,所有人都有了兴趣。纷纷等待李长歌对于剑道的见解。
李长歌开口说道:“那个老和尚告诉我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山,看水还是水。那不是白白修行了吗?虽然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但是他们都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们不关心这段话里有什么样的禅机,而是等待李长歌对剑道的的解读。对于这些剑客来说一剑破万法才是他们的追求,专心剑道之人讲究的就是剑心通明,剑道路上魔挡杀魔佛挡杀佛。
“所以在我看来,剑道的第一境界分为剑在手中和剑在心中两种,世上超过九成九的人,从刚拿起剑的无知孩童到剑术超凡的剑术高手,包括在场的各位都停留在这第一境界。剑在手中的手中剑做到极致便是人剑合一之境界,燕少庄主所说的前三个境界就是手中剑。剑在心中是心中剑:心中有剑,万物为剑。不在被手中剑所束缚,心动便是剑动也就是燕少庄主所说的第四境。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境界都没有高低之分。”
对于李长歌的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不认同,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在境界上是要高出死板的练习招式这是江湖所公认的。在他们看来燕风云的境界划分的就很合理。所以对于李长歌将这两个境界并列很多人是不认同的。
一名白衣少年起身开口说道:“李公子,我看你这么说有些不妥吧?”
“这位是白云剑派的顾清风。”
知道李长歌对于江湖之事不怎么了解,作为此次论剑的主人,燕风云开口向李长歌介绍。
李长歌拔出腰间的摘星剑,指向顾清风。
“顾少侠,请!”
李长歌手腕一抖简单的使出了一招直刺。
早就做好准备的顾清风只看到剑光一瞬,摘星剑就已经停在了自己的咽喉之前,自己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应。顾清风的额头留下一丝冷汗,要是李长歌真的对自己出手恐怕自己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
李长歌将摘星收回开口说道:“你看,只要这一剑够快。简单的直刺也能成为避无可避的招数。”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李长歌的这一剑是亲身接下了数百次天外摘星才有的领悟,绝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那么第二个境界呢?”
相比其他人的怀疑,韩昏晓倒是对李长歌的说法很感兴趣,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第二个境界和燕少庄主所说的第五境无剑无招很像,称为无剑之境,此境界无剑无我,物我两忘,无法可取,非法亦法。那才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据我猜测创出天下第一剑天外摘星的摘星剑圣在创出这一招的时候就是这个境界。”
要说江湖上谁对天外摘星最了解,李长歌或许还排不上,毕竟雪山派中有一大群人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天外摘星。说不定连李遥对天外摘星都没有他们那么了解。但是李长歌绝对是面对天外摘星次数最多的人。一般人挨上一剑不死也要重伤,就算雪山派那些人也没有人像李长歌一样面对过数百次。所以李长歌自认为在天外摘星的话题上他还是有发言权的。
“那照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