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过于晦涩难懂的戏曲。
看得懂才是个怪事。
所以当然会听不懂、看不懂,觉得不喜欢。
当然,不是这样子的情况,就当我没说。
其实,很多的老年人也不是老了才喜欢戏曲。
而是,他们只是活的时间更长,遇到戏曲的机会更多,所以因缘际会就喜欢上了。
人为什么要看戏呢?
因为,看戏是一种精神需求,相对与物质需求一样的,只是功效不同而已。
提升精神境界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是需要戏曲乃至其它的经典艺术来为大家滋润心灵的。
就比如现在的流行经典音乐歌曲、经典电视、经典电影、甚至一句经典有深意的句子,亦或者一个有趣的d音经典小视频……
而华夏的戏曲。
相对于诗文等某些高雅的艺术相比就是一种通俗的艺术。
其实,戏曲的表现形式来源于古代生活。
它的发展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生长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农耕的特点就是在春种和秋收这个节点上大家很忙,在农闲的时候,戏曲就能够和人接近,也受到农耕群体的热爱。
戏曲从“下里巴人”走进“阳春白雪”以致成为国粹。
所以说和我们现代生活还是有区别的。
对现代人来说,看懂是比较难的。
但是只要我们怀着一种悠闲的心境。
那么在看戏的过程中,自然会悟出一些道理,甚至放松心境。
因为,戏曲是以情为本,以趣为重的一门艺术。
它和所有的艺术本质上是相通的
戏曲的情趣是由戏曲的‘虚实相生,境由情生’而产生。
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表现人的情感。
所以,戏曲是一种情感的体现。
所以,情感才是戏曲的核心
而情,则是一切艺术的本质。
就戏曲而言。
比如说,一提到戏曲。
我们就会想到舞台上的大花脸的装扮。
还有武生的干净利落的唱念、做打。
更有花旦那美轮美奂的装扮和头饰。
他们的这些外在的表现都是为了情感的抒发。
而且,无论戏曲的节奏是快还是慢,都是为了把情感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简单的说。
当你能看懂戏曲,喜欢上戏曲的时候。
那么,一场戏曲上。
你会认真的观看旦角的唱、念、做、打等。
甚至,你能通过旦角的手、眼、身、步、口等表达动作的这些方面,感受到戏曲的情感精髓。
那个时候。
你会发现,自己会被戏曲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住,甚至产生情感迁移。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所在!
...........................................
ps:跪求求鲜花和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