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舅舅崛起系统 > 第三十六章 母亲的娘家

第三十六章 母亲的娘家(1/1)

    一般大年初一,人们不会出远门拜年。

    而是在村子里,与邻居或者同族之间串门拜年,

    不过张凯家不太一样,因为,大年初一这天是张凯外公的生日。

    多年来,张凯一家的习惯是在这天去给他外公拜年也过生日。

    因此,张母以及张凯的姐姐都没有初二要回娘家的传统,而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张凯外婆在张凯出世时就过世了,张凯连外婆的记忆都没有。

    张凯的外公与外婆一共孕育了两子两女,张凯母亲排第三,也就是说张凯有两个舅舅,一个小姨。

    给外公拜年祝寿不是张凯一家人的事,还包括了很多人,比如张凯小姨一家,两个舅舅一家。

    以及张凯两个舅妈那边的亲戚,甚至是张凯外公兄弟姐妹等亲戚,人非常多。

    虽然人多,但是都是在家吃饭,没有说要去外面酒店吃。

    因此要准备几十人上百人的食物是一件大事,以前都是张凯妈妈那一辈的人一起准备。

    现在张凯妈妈那一辈的人年纪大了,就轮到小一辈的帮忙了,上一辈的人在一旁指点。

    所以,在家吃完早餐后,为了不耽误外公那么的事,一家人就要及时出发了。

    “都上车,现在去给你们太爷爷祝寿,今天人很多,你们不要调皮欺负小孩子,知道吗。”

    上车前,张凯大姐还在给孩子们打预防针,因为每年这一天,因为玩具或者别的原因孩子们容易发生矛盾。

    虽然都是亲戚,而且小孩子之前打打闹闹很正常,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争吵总是不好的。

    一行五辆车好好挑挑使出友海村。

    虽然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张家人多,也见惯了张家人一家人出行的场景。

    但是再次见到一家人出行要开无辆车时,还是会感憾张家人丁真是兴旺。

    其实如果不是张凯开了一两保姆车回来,说不定出行开的车会更多。

    张母娘家不远就在竹镇的隔壁镇,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这还是因为今天拜年的人对在路上还堵了一会的缘故,不然平常十几分钟就到了。

    张母姓罗,所在的村叫罗家村,与张家所在的友海村是个杂居村不同,罗家村的人都姓罗。

    在罗家村公共停车场停好车,车场句张凯外公家还有两百米。

    一路上看到张凯家一行人,有很多人与他们打招呼。

    因为张凯家人多,张母在罗家村也是一个名人,所以一家人对于罗家村的村名来说也不陌生。

    张母走在最前面,与热情的熟人互相问好。

    “花花,回来了,新年好啊!”

    “花婶子,给你拜年了,新年好。”

    “花姐,新年好,还是你有福气,现在都有这么多孩子了。”

    ...

    花花是张凯母亲的小名,敢这么叫的都是张母的长辈或者同辈。

    如果是年纪大的长辈那就不得了,至少是八十岁要往九十去了。

    “七大爷,你也新年好,看你身体还不错,祝你新年身体越来越硬朗。”

    “小九,你也不错,今年又添了一个大胖孙子。”

    “青呀子,你妈说你也还没有谈对象,要不要婶婶给你介绍一个”

    ...

    张母一边往家走,一边也热情的回应着。

    张母虽然出嫁几十年了,但是因为距娘家不远,也经常回来,因此对罗家村的老老少少也很熟,并不感到陌生。

    距离外公家还有一百米,张凯就看到大舅妈出来迎接他们了。

    张凯的两个舅舅,大舅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二舅两个儿子,没有女儿。

    因此,大舅妈对于张凯以及张凯自的表哥和表弟一项是视如己出。

    因为很早以前,张凯的外公与他大舅、小舅就分家了。

    因此,张凯他们拜年都是先在外公那放鞭炮之后再去大舅、小舅那放鞭炮。

    张凯外公是一个人住在一栋小房子里,这栋小房子是张母四兄妹一起修的。

    因为张凯外公年纪大了行动不是很便,是张凯两个舅舅轮流照顾他,同时张凯的母亲与小姨每年也会出钱给两个舅舅,用来改善外公的生活起居等。

    张凯一家能和睦相处很大程度是靠张母的公平且和善的处事方式,而张母的这种方式又是学习张凯的外公与外婆。

    所以家教对于家庭来说非常重要的,这不止关系到一个家庭那么简单。

    那张凯母亲娘家举例,这牵扯的就有几个家庭,有几十上百人。

    张凯的外公快九十岁,虽然头发已经发白,牙齿也去了不少,但是精神还是不错,走路都不要拐杖。

    在知道张凯一家来后,很是高兴,还亲自出门迎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