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四合院:我,傻柱小叔,京城神童 > 第26章 凌晨的神秘黑市,发现了国宝级瓷器

第26章 凌晨的神秘黑市,发现了国宝级瓷器(1/2)

    在这个年代中,黑市是无数人心照不宣的存在。

    在京城的人,平均工资不过二十元出头。

    其他偏远地区和农村,那就更低了。

    然而钱固然重要,但粮票却比钱更加重要!

    此时一斤京城粮票的黑市价,就要将近3元钱。

    比如说按照制度,秦淮茹一家可以获得五六十斤的粮票。

    换成钱的话,得有一百多元了!

    但他的工资,就只有27.5元。

    这么做的话,会让想吃好的富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获得高质量的粮食和肉食。

    所以在此时,一块钱虽然能买很多东西,但和一斤粮票比起来,还是逊色太多了。

    因此,在黑市中往往会有粮票的流通。

    当然了,何洋来这里,不是为了票据的小事,他是想要做大事的!

    在古玩的地摊中,有“鬼市”这么一个说法。

    这些地摊盛会,往往在凌晨两三点的是好开始。

    商贩和玩家在形成默契后,就会开始入场。

    在过去,有几种人,会偷偷地拿古董宝贝进行出售。

    一种是家道中落的人,比如清朝末期的那些贝勒爷们。

    他们祖上还有一些宝贝留下,所以就索性拿出来换钱。

    但为了要面子,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自己这么寒酸,所以才晚上来摆摊。

    一种人,则是某些盗墓倒斗的人......

    还有一些平民百姓,因为实在是吃不饱,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来这里卖一些家传的古玩,来换点粮票。

    ..............................

    当天晚上,何洋很早就睡了。

    到了晚上凌晨的时候。

    何洋醒了过来,开始前往鬼市。

    他来的地方,是出名的正阳门。

    有一个剧组还以此作为剧名,拍了一部电视剧。

    何洋穿得严严实实的,来到了此处。

    不是因为冬天怕冷,而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

    在这个地方,光线非常昏暗,何洋看到这里影影绰绰的站着好些个人。

    在这些光线昏暗的地摊集市之中,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只能拿灯来照东西,不可以照人的脸。

    哪怕摊主在这里摆了一个马灯,但马灯的灯捻都弄得特别小。

    仿佛坟圈子中看见的鬼火......

    说这里是鬼市,确实没有叫错名字。

    要论捡漏的话,这个年代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机之一。

    这些古玩的价值还没有被别人认识到!

    哪怕是觉得这些玩意值钱的人,也绝对想不到:

    在几十年后,某些古玩会卖出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价格!

    何洋走着走着,眼前突然一亮。

    一个汉子担着一整挑的瓷器,正蹲在地上出售。

    此时。

    一个路过的人也想来这里捡漏。

    何洋见状,就在他边上耐心的等候着。

    这也是鬼市的不成文规矩:

    你看上某件东西的时候,如果别人正在看它的话,就不能问价。

    而且也不能抢来看。

    需要等别人放下这个物件,并且确定他不买之后,才能进行询问。

    如果强行争购者,要么就是被骂,要么就是挨打,眼中的甚至招致群殴。

    此时。

    这个人有点为难。

    虽然这瓷器看起来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一旦捡漏成功了,就能大赚一笔。

    但瓷器看走眼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很多外地来的农民,会说自己的瓷器是“出土文物”,其实只是经过盐酸刻意处理过的仿品而已。

    而且黑灯瞎火的,也没有办法看得清楚。

    所以这人摇了摇头,就离开了此处。

    “不好意思,告辞了!”

    随后。

    何洋就补上了他的空档。

    这个摊主虽然不说话,但却一直拿眼瞟着人看,想观察来的人相貌如何,是不是行家。

    根据“鬼市”的潜规则,何洋也不问货从何来。

    在这里,买的话,你就问价,不买的话,就请你走人。

    看好以后,就可以讨价还价。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两清之后,就不得再有纠缠。

    至于打不打眼的话,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何洋数了数这里的瓷器数量。

    摊主用一个扁担挑过来的。

    一头就是八八六十四件。

    一挑总共是128件。

    何洋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低声道:

    “老板,你刚刚拿出来卖?这数量忒整齐了。”

    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