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包拯听孔戍说的话,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排除法,很早之前就诞生了,不过却是先筛选出所有嫌疑人,再从中一步步缩小范围,最后圈定一个罪犯。但是像孔戍说的这样,从不可能开始排除,一步步减小范围,最后从最小范围内挑选出罪犯,这样完全相反的排除法从来没有出现过。
好处是显而易见,因为线索是一步步发现的,通过已有的线索进行排除,就能先一步缩小嫌疑人范围,从而帮助推理者更轻易的锁定注意力范围,更容易勘破案件。
这样的反选排除法在后世可谓发扬光大,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考试。
当不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知识排除掉不正确的选项,就会增加答对题目的几率。
迷路时,根据地理方位排除其他方向后再走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等等等等……
孔戍告诉包拯的,就是这种早已经出现实例却从未有人注意到的一种排除法。
孔戍看到包拯求知若渴的样子,轻笑一声,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纸。
提笔在纸上边写边说:“死者,是李岗和李希,李岗李希身份特殊,所以杀死他们两个的动机基本分为两种,一种,”孔戍在纸上“李岗、李希”左下方写了两个字:身份。
又在右下方写上了两个字:私人。
“就这两种,基于他们身份杀死他们的和与他们有私仇之类的私人性质。”孔戍说道。
“对,确实只有这么两种可能。”包拯点了点头。
说实在的,包拯不太懂孔戍的意思,基于身份或者私人,所有的杀人案件都是这两种,基本上和废话没什么区别,这两个范围太大了,以往破案子的时候,是不会考虑这么大的嫌疑人范围的。
不过包拯对孔戍口中的“反排除法”并不懂,所以只能按下心思,老老实实听。
孔戍看出了包拯的疑惑,微笑着继续说:“我们继续,基于私人原因,有什么可能?”
包拯皱皱眉头,没有说话。
“你别想其他的,就把他们两个当成普通人。”
“私人原因杀人可能有很多,仇杀、情杀、为名杀、为利杀,这些都有可能。”包拯说道。
“好。”孔戍点了点头,将包拯说的都写在“私人”之下。
“那身份原因?”孔戍问道。
“这就更多了。”包拯苦笑一声:“高丽敌国,大宋敌国,朝廷里的主战派,都是有可能的。”
孔戍点点头,又把“主战派”、“大辽”、“吐蕃”等等写了上去。
直到所有杀人的可能都写上去了,整张纸已经满满当当,没有空隙了。
“好了,现在可以开始了,从最下面开始剔除,你觉得平民百姓可能杀他们吗?”孔戍问道。
“不可能。”包拯果断摇头。
“好。”孔戍用笔将“私人”下最后一行中的“平民”划去。
……
“你觉得他们两个被杀有私人原因吗?”
“这……我觉得不太可能,来仪阁守卫森严,寻常人根本没本事进去,而李岗李希刚刚来到宋土,虽然他们脾气并不好,可能得罪人,但是由于他们身份的原因,注定了他们可能接触、得罪的都是大宋官员,现在正值大宋与高丽结盟修好的关键时候,官员是不会这么做的,而且他们是在庐州死的,能动手也只有庐州官员,可与他们接触过的官员只有府尹大人一人,他肯定是不可能这么做的,所以,私人仇杀估计是不可能的。”包拯慢慢说着。
“好,那么,这个就可以全部划掉了。”孔戍提笔将整个私人列表都划了一道斜杠。
“现在全部都是因为他们高丽继承人身份的原因杀死他们的了。”孔戍笑道。
“还能划吗?”孔戍问道。
“大理应该可以划掉了,大理以佛立国,上到君王,下至臣子,都心怀慈悲,不会做这样的事的,而且也没有理由这样做。”包拯想了想。
“还有吗?”
“没有了,其他的一个也没办法排除。现在的线索不够。”包拯有些失望。
事实上,这一通麻烦下来,得到的结论和他们这几天查案得到的结果差不多。依旧没办法确定凶手。
“既然线索没办法剔除,我们可以创造线索。”孔戍笑道。
“创造线索?这不是弄虚作假吗?”包拯惊呼道。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