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南宋之南的江州举办风筝节。
十年前,金主吴乞买的第四子完颜兀术领兵进犯大宋,起始一路势如破竹,侵占大片疆土,后来屡屡遭挫,兵马大元帅完颜兀术册封乌里哈为平南大将军征讨江州,被打得一败涂地,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例。金兵暂时退回本土后,近来又厉兵秣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但江州上下齐欢,把风筝放飞到蓝天,歌舞升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
春风自玉门关外吹来,携着乡愁,不远万里,长~驱~直~入江州,在城堞上蜿蜒起伏,划出凸凸凹凹的曲线,擦亮守城将士的刀枪剑戟,尽情拥抱着故土上空的风筝。
这是风筝与人竞欢的节日,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热情参与,其乐融融,其情洽洽。草长莺飞,云舞风鸣,风筝上天,正如一首诗的描绘: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蓝天上,万千风筝竟自由,风筝们或上下飞舞,或悠悠游/走,或暂停习静;它们的颜色五彩斑驳,或深红,或浅绿,或金黄;它们千姿百态,或如龙,或如凤,或如鱼。
江州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在风筝节这天,几乎万人空巷,皆与风筝共舞,连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少女也冲破了三从四德的栅栏,奔向蓝天绿地,她们踩着春泥,牵着筝线,长长飞跑,风筝载着她们的梦想在飞,在飞……
在一座酒楼上,江州温国公王府侍卫总管卫善和他的义弟李仪靠窗而坐,饮酒观筝。
李仪一手放在酒桌上,一手举杯,腰间佩刀华贵,一身锦衣流光溢彩,他丰神俊朗,春风满面,春风得意,春风也吹去了他心中的阴云。一丝醉意,在他的酒杯里荡漾。
而他对面的卫善却表现出一副截然不同的面貌。
卫善的独臂断刀一望而令人生寒。十年前,他的右臂忽然被人砍断,一节空袖晃动,荡着比岁月更深邃的落寞,腰间佩刀玄黑,刀鞘内的刀断了一小半截,长二尺三寸,但锋芒咄咄逼人,刀锋铮铮,削铁如泥。
卫善的目光透过酒楼的窗口,望着百姓尽带欢颜,他的面容却隐藏着深忧,似乎远方刀剑的寒光飞射千里,深深地刺痛着他。
一只锦囊在他的怀中。
他从怀中摸出锦囊,放在酒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拎起几粒麦子,丢进口中,细细地咀嚼,嚼出了往事的香味。
十年前,正逢万象更新的春天,阳光抚照万物,万物皆蒙上了一层透明的暖色,正合于一首古诗中的两句:万物生光辉,阳春布德泽。天地之间,空气清新,温暖,甜蜜,油菜花因喜悦而震颤,荡出黄灿灿的香波,像热恋少女不堪自持的心潮。
在阳光金色的热吻中,绿油油的麦苗一浪一浪地滚动,像一泓富有生命力的湖泊,在广漠的乡土上流淌,春风敲打着绿色的节拍,在麦浪上舞出柔媚的弧线。
卫善和李仪在麦地旁,焚香礼拜,仿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义结金銮,卫善为兄,李仪为弟,他们的誓言像麦粒一样质朴而掷地有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求结为兄弟,风雨同舟,白头偕老,不离不弃,如背信弃义,天打雷劈!”
眼前,李仪举起一杯酒,品了一口:“看见风筝,我就想起了诚信二字,风筝高飞云天,总不离线,若是断了线,就会坠落,每个人不也像一只风筝吗?无论怎样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若抛弃了诚信二字,终会坠落。”
“李白诗云: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诚信由心而口,由口而心,是世人心口如一的生命线。”卫善补充说。
李仪笑容可掬,进一步丰富诚信理论:“言行不一则为失信,言行一致就是诚信,诚信不仅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联系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卫善沉声浩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乌里哈败走江州,一直心怀不甘,思欲卷土重来,朝廷对此熟视无睹,毫无戒备,令人痛心。”
李仪安慰说:“义兄过虑了,温国公贵为皇弟,辅佐其皇兄治理天下,朝廷励精图治,自有妙策,温国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谋远虑,深得万民敬仰。有他在,就有江州在,江州百姓何惧乌里哈?大宋子民何惧金兵?”
卫善一向敬重温国公,与温国公交往多年,一直视之为重生父母,献上忠肝义胆,一听“温国公”三字,就不再叹息,紧蹙的眉头略略舒展。
李仪向卫善敬了一杯酒,然后独饮数杯,酒意上升,他的话语就多了起来,他谈天说地,口无遮拦,谈了一会儿刀法剑术,继而大谈江湖掌故:“江州地灵人杰,藏龙卧虎,有五大奇人。”
卫善默然倾听。
“第一大奇人当属制筝师柳春风,此人制作的风筝有四奇:一奇是风筝可大可小,小可成燕,大可成龙;二奇是他能在风筝在安装浮泡,增强风筝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