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爱看书 > 大秦:从出海归来开始 > 第三十九章 普及教育,世家难题!(求鲜花)

第三十九章 普及教育,世家难题!(求鲜花)(1/1)

    “普及教育?”政哥又敏锐的捕捉到了赵邺话里的关键点。

    不过话说回来,嬴政也觉得有些奇怪。

    赵邺这小子似乎总能说出来一些奇奇怪怪的词汇,有时候随口一提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却总让人深思。

    “哦,就是让大秦百姓人人识字!”赵邺随口回答了一句,脑海中却陷入了沉思。

    普及教育,对于一个国家重要么?

    答案是,很重要。

    虽然到了现代,很多人都在宣扬读书无用论,在抨击诸夏的高考制度。

    然而事实上,高考制度又何尝不是一个你一生中唯一能够和别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点的比赛?

    没有经历过消灭文盲运动的人,大概很难体会到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事实上,二战期间,德国的士卒百分之八十都是大学生组成。

    他们具有良好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而事实上德国已经用战绩证明了,一支有文化且有信仰的部队是多么可怕。

    当时的德国尚且处于经济崩溃时期,就是凭借着这样的部队让世界为之颤抖。

    识字有多么重要?

    战场之上,识字意味着能够很好的理解和传达上官的命令。

    生活方面的便利就更不用提。

    不过普及教育,向来都是一个大的命题。

    至少现如今的大秦,绝对很难做到。

    首先,普及教育的关键工具,纸张尚未诞生。

    其次,世家门阀把控着书籍,把控着朝堂任职的流动,他们也不会愿意轻易让出这份权利。

    历朝历代,多少武将搏命,为何到最后却成了世家?

    因为他们最终还是明白,靠着搏命来繁荣家族运气的成分太大。

    而只要加入那个圈子,化身文化人,你就可以保证家族的繁荣昌盛。

    读书,大概是封建社会最好的出头方法。

    历朝历代,倒也不乏有寒门出身。

    但寒门是什么意思?

    是士!

    是最底层的贵族,寒门再怎么寒门,人家也是贵族圈子,和种地的百姓不一样。

    而在封建社会,贵族和百姓最大的区别就是传书识字。

    普及教育,也意味着无形中消灭贵族和百姓的隔阂。

    简单点说,一个白富美,愿意跟一个矮矬穷住一个屋么?

    这是和天下所有贵族站到对立面的事情。

    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这种事情,也唯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够完成。

    不过再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还太过于遥远。

    不过能够在政哥心里留下一个想法,也就好了。

    赵邺叹了一口气说到:“普及教育就是让每个百姓都识字,每个百姓都有机会成为官员,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才,每个百姓都熟读百书!世人说商君,说张仪,说苏秦,皆为人中之龙,可若大秦百姓,人人识字,岂不是人人如龙!”

    祖龙的眼睛一刹那间明亮了起来。

    大秦,人人如龙!

    毫无疑问,祖龙对大秦是灌注了很多心血在内的。

    事实证明,他也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而任何一个合格的君王,听到人人如龙四个字,恐怕都不会不心动。

    “这是何等盛世?”嬴政赞叹了一句。

    “大秦如今想要普及教育太难了!”赵邺摇了摇头说到。

    嬴政皱了皱眉头说到:“纵是千难万险,又有何妨?”

    “竹筒造价太昂贵,锦帛更贵,这怎么普及教育?”赵邺笑了一下说到。

    “而且陛下想想,一群人围着一锅肉,突然又涌出来一大群人来分肉,他们会愿意?”赵邺摇头笑了笑。

    祖龙愣了一下,到底也是明白了赵邺的意思。

    是了......是了......

    当初商鞅变法,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守旧派多次阻挠,为了什么?

    还不是因为严厉的秦法让他们这些贵族没有了优待?

    还不是因为军功进爵制度,让他们的子嗣不能滥竽充数?

    若是普及教育,可想而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当初商君惨死,何尝不是因为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

    嬴政看了看赵邺,有心想要再问问,可是仔细一想,赵邺说的也对。

    现在想还是太早了,竹筒丝帛作为普及教育的载体,还是太过于昂贵。

    如果想要做到人人识字,大秦的国库也根本支撑不起。

    “可惜了......”

    祖龙摇头叹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