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家则想依附秦国,借秦国之力发展己身,遂也来了。
一时间,秦国之内,百家起风云,但不管对苏启的政令反对或支持,百家几乎一致地做出了同一个决定,前往咸阳,参加咸阳学宫的考核。
苏启的第二条针对江湖势力的政令,就目前来讲,在秦国掀起的波澜,更大一些。
诸子百家有耐心,可以等待,暂静观其变,一些江湖门派、武林人士中不乏暴脾气者,要他们接受这样的政令,怎么可能?
有凶残者,直接连续杀人作案,以这种方式来表示他们对苏启政令的反抗。
苏启在颁布政令时,早料到会有此出,“罗网”杀手组成的裁武堂配合秦军出动,迅速将这些杀人作案者抓捕,若是独来独往的武夫,将之罪行公开,再处以极刑,若背后有帮派组织牵连,那就将之连根拔起。
半月之内,连杀数百名江湖豪客,灭掉数十中小帮派,一时间让秦国江湖势力集体失声,认识到这位是要玩真的,不是在跟他们开玩笑,吓得一些小门派赶紧往录武堂登记备案,但多数门派仍在观望,等咸阳城里传回消息。
他们在等诸子百家中人对苏启动手,他们自己也暗中聚集了一支力量,想暗杀掉苏启。
咸阳城里,随着各方的人入城,变的鱼龙混杂,在这种时候,什么事都可能趁机发生,城内已经加强了戒备,日夜有秦军巡逻,但城内的紧张气氛,即使咸阳的老百姓都能深深感受到。
唯有苏启还十分悠闲,半点不见急色。
苏启正在出题,没错,是他自己出题来考核诸子百家派来的人。
李斯在一旁看着苏启出题,心里很是惊讶,苏启要考的是诸子百家之人,要想出题考他们,就必须晓得他们学派的学问。
一人知晓一派学说已是很不容易,这位竟然能通晓这么多学派学说,且看他出的题,还很有水平,证明他对这些学派学说了解匪浅。
通诸子经典,晓百家之学。
苏启又出好一份考核题目,停下笔,没继续再写,李斯趁机道:“大人……”
“何事?”
李斯道:“李斯心有疑问,大人为何要对百家进行考核?”
苏启偏头看了眼他,笑道:“你好像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我当如何?”
李斯连忙道:“属下不敢……”
苏启淡笑道:“没怪你,说说你的看法。”
李斯见苏启没怪责自己非议其做事,道:“李斯以为百家思想过于多杂,对大秦有害而无利,大人此举太过宽宥了。”
苏启笑问:“那你的想法是?”
李斯道:“百家不该有那么多,天下也不该有那么多的思想。只要没有那么多的思想,百姓就不会被他们蛊惑利用,走入歧路,天下必得太平安康。这世间太乱,正是因人心思想太过繁杂。”
苏启道:“所以你的意思是铲除掉大多数的百家学派,留下几个或者一个,统一天下的思想,天下便可太平。那你以为百家中哪一个可以作一统天下思想之用?”
“……”
李斯沉默着,并没立即回答,因为他这番话说出去,必然会得罪诸子百家中绝大多数。
苏启道:“此间只有你我,但言无妨。”
李斯道:“当世之学,以儒家、墨家、道家、农家弟子最多、流传最广。这四大学派,无一可为统一天下思想之学。”
“李斯曾在小圣贤庄求学,曾见过许多儒生,这些儒生满口孔孟文章,谈仁、谈义、谈圣王、谈周礼,随口可道来,若真让其做事,却做不得事,若以儒治天下,这些人必将成国之蛀虫,韩非师兄有言‘儒以文乱法’,李斯深以为然。”
“墨家,已有三百年之史,可自墨子以来,其余百家皆在发展进步,墨家学说却未在发展,依旧是墨子当年的一套。世道变了,墨家没有一名经天纬地之才出现,必将没落。”
李斯说到这,又补上了一句:“且墨家不合王权!”
“道家尚万物有道,无为而为,又分天宗、人宗,人宗入世助人,天宗远离尘世,追求天道。连自家思想尚不能统一,何言为治国之学?”
李斯说完了儒、墨、道,又谈到农家:“农家祖师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创历法,于众生有益,然农家不过耕种之学,事农桑可,怎可事君王?怎可治天下?”
苏启笑道:“你说儒、墨、道、农都不适合,那你心中的答案呢?”
李斯沉吟了下,道:“属下以为,唯有法家可为统一天下之学。有法,君、臣、民皆知何事可行,何事不可行。君执其权,臣行其责,民用其力,天下人各行份内之事,则大乱必治,百姓必能安居乐业。”
苏启道:“这就是你的答案?”
李斯恭敬道:“此正是李斯心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