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杨木波夺下三府之地后,就一直在江那里好好练兵,一直没有动弹。
不过就算如此、这三府之地的清军也被杨木波的人压在了各自的首府,无法派出信鸽或者任何一样活物。
事到如此、是个人都知道杨木波心生反意了,但是这些清廷官员又能怎么样?成群的探马派出,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了无生机。
滇东南三府的守备已经认命了,只有晚上的时候,他们才会加强城墙的巡防。
滇东南三府的不对劲,连就近的恩思府、临安府、平安府都感觉出来了,所以纷纷加紧巡防。
镇南关、这是阻碍安南北上中原的重要关卡。
镇南关位于山脉之间,越过去走几十里就抵达升龙府,前世珐军北上就是从这里当做突破口,不过被冯子材大败。
现在还是18世纪初,清廷正处于如日中天,自诩天国上朝的时代,而中南半岛的局势又混乱不堪。
明明只有五六个国家,却分裂成了十几股势力,尤其是安南阮郑之争,惹得镇南关的兵力虽多,但是大多都是二三十年前,平三藩后留下来的老兵了。
人老了、警惕性就会放松,镇南关守将守军亦是如此。
三千人驻守的镇南关,其中有一般是空饷,一半是老弱病残、能打的就几百人。
这一夜燥热难堪,惹得人昏昏欲睡。
月上枝头的时候,镇南关内、城门不远处的草堆里,居然多出了十几名身穿夜行衣的人。
看着人到齐了,为首的一人低声道:“此次是我锦衣卫自抗倭援朝后第二次亲入战场,务必要干得漂亮,打开城门后必定要守住城门!”
‘……’没有什么声音,听到命令的锦衣卫都点了点头,而为首的一人一看,立马下令行动。
镇南关既然是关隘,必定只有两处需要防守的地方,而作为边关,他的作用自然是对外而不是对内,所以内关城墙上,只有不到寥寥几十人。
几十人看守长近百米的关隘、还是分成两批,简直可以说虚弱到了极点。
当穿着夜行衣的锦衣卫摸黑吹灭火把,这群营养不良而患有夜盲症的清军立马就瞎了。
“狗蛋!去把火把点上!”
看着火把被吹灭,守卫城墙的把总都没多看两眼,就招呼人去重新点火把。
这个时候、城门处的清军已经被锦衣卫解决了,因为他们身上就是棉衣,连个皮甲都没有,这次的锦衣卫好歹还有锁子内甲,解决他们当然是轻轻松松了。
“开门!”看着地上躺着的四具清军尸体,领头的锦衣卫总旗官招呼起了城门处的几个弟兄,把城门闩直接抬了起来。
吱……
当腐朽的关门被打开,前一秒还在城墙角楼处偷懒的把总,此刻已经血溅当场,而旁边还站着一个正在擦刀的锦衣卫。
“就你这警惕性也能干把总?绿营兵还不如农夫呢!”啐了一口死去的把总,这名锦衣卫就把角楼一角的一个猛油罐提起。
提着猛油罐走到城墙的女墙边,把里面的油给倒下了城墙,顺带拿起一个火把,朝着火油倒下的地方丢了下去。
一时间城墙下火光四起,虽然不大,但是在夜间却十分显眼,而城内的绿营兵还是毫无察觉。
“可以了!”
三里外,当拿着千里眼的李道看到镇南关城下出现火光,立马示意身后的大军准备进城。
一时间、他背后漆黑的密林里,立马多出了五千多名骑兵,这些骑兵拍了拍睡着的战马,然后单脚踩住马镫,翻身上马后,立马在领头三千营千户的带领下冲向了三里外的镇南关。
三里的距离,对于骑兵而言,不过是半刻钟的时间罢了,半刻钟一过,守在城门的锦衣卫立马看到了奔驰而来的铁骑洪流、
“放信号!”总旗官一边招呼兄弟离开城门避免被友军的战马践踏,一边让手下的人放礼花。
守在空旷地带的锦衣卫听到自家老大的话,立马拉响了手上的礼花爆竹。
咻……碰!!!
伴随着响箭般的刺耳声出现,漆黑的天空上立马出现了普普通通的亮光烟花。
与此同时、另外守在城内各处的三十多名锦衣卫立马点火,将镇南关引成了一座火城!
“敌袭!!!”
后知后觉的外关清军这个时候才看到内关失手,疯狂的敲打着外关城墙上的铜锣,整座镇南关立马热闹了起来,穿衣的穿衣,拿刀的拿刀。
外关的清兵也撤下城墙,朝着内城冲去,不过他们面对的,是从火焰中奔驰而来的五千铁骑洪流!
或者…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城外的朱伯沐骑着马在高山上看着山下火光冲天的镇南关,脸上没有什么不忍的表情,哪怕听到了妇人、孩童的哀嚎声、啼哭声。
哪怕被火烧的百姓从屋内跑出来,四处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