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 穿越小说 > 蝉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提前收网
    “快!快!”

    深夜时分,在值班军官的指挥下,一群武装警卫和老资格特务冲进军统大楼,将电讯处围了个水泄不通。

    多名正在值班的报务员被喝令高举双手离开电台,动作稍慢便有枪口顶住脑门,这么大规模的内部行动在军统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与此同时,军统宿舍区也进入了封锁状态,大量电讯处成员从被窝里被拽到总部大院内等待甄别。

    这时已是深冬,特务们冻得瑟瑟发抖,尤其是女特务,此刻又冷又怕,但没人敢有多余的动作,更没人敢交头接耳。

    军统家规第一条:绝对服从。

    院子里,邬春阳和归有光围着人群转起了圈,锐利的目光不时放在某个人的身上,本就胆战心惊的小特务越发恐惧。

    左重站在位于总部大楼顶层的办公室内,看着底下列队的人群沉默不语。

    第四军那边的情况山城已经收到,日谍趁乱逃跑,这迫使军统不得不提前收网,否则很容易让大鱼脱钩。

    “左副局长,我要向戴局长汇报今天发生的一切!”

    说话的是军统电讯处处长魏大明,他披着外套对左重愤怒喊道,形象略显狼狈。

    魏处长是出了名的欢场浪子,经常与一些小姐太太厮混,今晚也不例外。

    当行动人员冲进房间的时候,对方正搂着一位女学生在窗前【赏月】,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人的衣衫有些褴褛。

    左重缓缓转过头,表情瞬间变得和煦:“哈哈哈,大明兄,你误会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肯定是要向局座请示的。”

    言罢,他对门外喊了一声:“来人啊,赶紧给魏处长拿件衣服。”

    魏大明穿上小特务递来的棉袄,脸色好看了几分,但还是气冲冲的询问左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左重抬起手阻止了对方继续发问,看着走进来的古琦问道:“怎么样,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这是【营救计划】释放当日和其后三天的电讯处人员值班表。”古琦手拿文件瞥了旁边一眼。

    这个眼神刺激到了魏大明,左重先是控制电讯处成员,后又调查值班表,现在古琦还这么看自己,分明是把他当成内鬼了。

    不等魏大明出声,左重抢先开口,将日本人通过电讯处渗透第四军的消息说了出来。

    最后他指出,有可靠情报显示,军统内也有日谍以及可能被策反的叛徒。

    魏大明打了个寒颤,电讯处有不止一个日谍,左重却没有提前通知他,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已经不被信任了,甚至是被怀疑。

    想到这件事的严重后果,魏大明急忙跟左重解释,自己愿意配合调查,绝无怨言。

    左重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转而让古琦介绍【营救计划】的情况,算是安抚了魏大明一番。

    古琦闻言将自己和左重故意泄露【营救计划】的经过娓娓道来,尤其是柴山兼四郎在事发三天后就收到消息这件事,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魏大明作为电讯专家和情报人员,自然明白古琦说这番话的用意。

    现在已知电讯处可能有日谍,且日谍有较大概率是通过军统电台联络的日本人,又知道【营救计划】泄露的准确时间,案子就很好破了。

    只要对【营救计划】释放当日和其后三天的值班人员进行甄别,便能初步圈定嫌疑人的范围。

    毕竟西北给军统的通报中说了,邱芳招供【二号王牌】也是女性,两人均通过色釉方式策反关键人员,潜伏时间都在1941年初。

    这条情报至少提供了三条甄别线索,一,叛徒在电讯处拥有一定的地位;二,女日谍进入军统的大概时间;三,两人之间存在男女关系;

    明确了这三点,要是还查不出谁有问题,那左重他们干脆别干情报,回家卖红薯得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宋明浩领导的情报二处审查了值班表上的所有人员,从家庭背景到过往经历,从日常言行到政治立场,调查的非常深入。

    另一边,吴景忠率领外调小组联络各地区站以及FIRC,从侧面了解相关人员的底细。

    除了常规调查,特务还对电讯处宿舍进行了搜查,查找是否有可疑物品,比如密码本或者未登记的武器。

    当天边亮起第一抹朝霞,甄别有了结果,译电科副科长马伯仓,报务员杜静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这个结果其实不出意料,军统在电讯上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最基本的纪律就是收发分离,即报务、译电、监听部门互不交叉,防止泄密。

    发送电报时,首先由译电科编写密电,接着再由译电科将密电交给某个报务员发报。

    其中负责转交密电的人,正是译电科科长和三名副科长,他们会随机挑选或者找相熟的报务员执行任务。

    先前之所以没查出马伯仓的问题,是因为此人非常低调,很少与其他人接触。

    也因为这个原因,在二处的调查名单上,他的嫌疑在四名科长、副科长中最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不是调查人员查出马伯仓曾在某间金铺购买过首饰,并且那件首饰【恰好】出现在杜静的手上,案子或许还要拖上几日。

    在院子里站了一夜的电讯科成员终于收到了解散的命令,众人察觉到身边少了两人,但全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外面乱哄哄的动静传到地下审讯室,马伯仓抬头看向透气窗,眼神中充满了悔恨。

    古琦用钢笔敲敲桌子,冷声道:“马伯仓,你是浙省警官学校培训班的老人了,规矩不用我讲你也知道,痛快说了吧,免得白白遭罪。”

    旁边的左重抱着胳膊,目光没有一丝温度,一个入行过十年的老资格特务被策反,这算是开了军统的先河。

    说起来,马伯仓也是他的学生,当年还在特务处情报科跟过他一段时间,这样的人竟然叛变了!

    左重愤怒之余不免心生疑惑,那个杜静到底有什么手段,能让马伯仓冒着杀头的风险投敌,此事必须查清楚,不然他睡觉都睡不安稳。

    因为日本人能用这种方式成功策反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第三次。

    马伯仓听到古琦说的话,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他嘴唇哆嗦了半天,首先向左重表达了忏悔之意。

    “副座,我对不起您,我,我错了......”

    他低下脑袋,哭得泣不成声,心里对杜静的痛恨更加强烈。若不是对方,他何至于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左重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知道错了你还投敌,赶紧老实交待,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我允许你自裁谢罪。”

    军统家规写的明明白白,家贼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没必要说什么饶命之类的空话,这骗不了马伯仓。

    “多谢副座,我说,我都说。”

    得知自己必死无疑,马伯仓不仅没有绝望,反而再三感谢左重,痛快交待了自己被策反的过程。

    1941年年底,杜静以特种通讯人员培训班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军统,并很快与马伯仓相识。

    马伯仓今年37岁,入行前便娶妻生子,但妻子和儿子在西迁途中由于沉船事故遇难,如今孑然一身。

    两人刚一认识,马伯仓就发现杜静额头有一颗美人痣,位置与他的亡妻一模一样,这个巧合让马伯仓对杜静格外关注。

    几个月后,休假的马伯仓在街头与杜静偶然相遇,两人一起散步聊天,互相之间加深了了解。

    在交流过程中,他惊讶的发现,杜静的性格、爱好,甚至是语气都与死去的妻子极为相似。

    于是,那股藏在心底的思念再难抑制,马伯仓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触杜静,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情感缺口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两人从偶尔在外面偷偷见面发展到夜间值班私会,还时不时在走廊里制造“偶遇”。

    接下来的事情便不用多说了,无非是马伯仓泄露情报,杜静胁迫加色釉,马伯仓越陷越深云云。

    左重气极反笑,军统的内保训练班开了无数回,里面不止一次提到过敌人的渗透手段,这么低级的策反套路,马伯仓竟然没察觉?

    傻瓜都能看出来,上述种种巧合,都是敌人按照他的经历设下的陷阱,马伯仓这个老情报真是鬼迷心窍了。

    当然,也许马伯仓怀疑过,可情感蒙蔽了理智,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审讯进行到这一步,继续旁听已经没有意义,杜静招供也是迟早的事,左重离开审讯室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见他回来,何逸君往办公桌上放了一份文件,这是军统对第四军叛徒房子成的调查报告。

    左重打开翻了翻,里面的内容比较杂乱,有户籍档案,亲友询问笔录,来往信件等诸多材料。

    对于这些,左重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看了看,但在汇款记录这一项上,他停留了很久。

    记录显示,房子成每个月都会通过同乡寄一笔钱给其母亲,数目不多,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年前。

    此外,根据走访调查,小特务查出房母跟随同村乡民搬迁到了山城近郊,以替人浆洗衣物为生。

    房子成的母亲没在湘省老家吗?左重琢磨良久,抬手拿起了电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