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建设琢磨着,该怎么引出他想问的话题时。

    孙母却直接说了,“妮妮,其实不是我俩亲生的。

    可这些年啊,却把福气带给了我们,说实在的。

    我们心里可不是滋味了,总觉得愧疚,对不起她。”

    沈家夫妻俩听到这话,略微震惊,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夫妻俩,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了?

    这不应该是个秘密吗。

    应该带进棺材里的才对,跟他们说,这是不打算瞒下去了?

    “觉得惊讶吧,可确实是这样的。这事儿藏在心里几十年,是真的难受,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说。

    今儿有这机会,就想着让你们听听,看怎么说合适。

    年龄越来越大,我们的担忧顾虑也越来越多。

    在还小的时候吧,不担忧,可妮妮都已经成家了,这事情一直瞒着她,不对。”

    “妮妮来的那年,我也生了个孩子,是个男孩。

    但因为年神不好,吃不饱,孩子也跟着没发育好。

    在肚子里就落下了病根,等他出生,奄奄一息,没养活多久,就没了。

    也就是在那一阵,我茶饭不思,产后抑郁。”

    听到这些话,沈家夫妻俩的神情凝固在脸上,时间也在这一刻停滞了。

    在五六十年代,吃不饱,路有冻死骨,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

    能活下来的人,基本上也多少身体落下了些病症。

    一家子的手,在不自觉中,握紧了茶杯。

    茶水微微荡漾而开,飘散着热乎气,眼眶里充斥着酸胀感。

    孙母的声音低沉,继续道出往昔的那段回忆眼,那段记忆如暗流般,不断的涌动。

    沈母是经历过的,能感同身受,生了八九个孩子,活下来的就这几个。

    没得,都是在青黄不接的那几年没得。

    在那时候,有些大人把自己的吃食留给了孩子,自己忍着。

    结果就活生生的饿死了,留下了一大家子的孩子,苦不堪言。

    “孩子她爹每天都会出去下套子,砸冰河,给我找吃的。

    也就是那一阵,突然的,他就从外面抱了一个孩子回来,还特别小。

    这冰天雪地的,一个孩子就被丢在柴火堆里,发现的时候已经哭的没声,跟小猫叫似的。

    一张小脸被冻的青紫青紫的,要不是她爹抱回来,在雪天,就得冻死。”

    “捡回来的孩子就是妮妮,在乡下,隔三差五就有人丢孩子。

    农村丢弃孩子的现象,屡屡发生,并不稀奇。

    但大多丢弃的是女孩子,男孩子少有。

    除非家里实在是养不起了,才会送人或者丢弃。”

    “妈,那时候城里有吗?”

    “哪里会没有,城里是最乱的,城外的城隍庙,啥啥寺庙都成了专门丢娃的地儿。

    有些有良心的,会提前打听,去摸一摸情况,谁家缺孩子,就会把孩子放在对方的家门口。

    这要是没良心的,就随便找个地儿丢了,啥福利院、垃圾桶,巷子口…

    那年月,走在路上,都能看见孩子的身影,就被搁在一个篮子里,放马路边。”

    回想起那时候,真的心酸,他们也心疼可怜。

    但那么多的孩子,你可怜都可怜不过来。

    没有避孕的措施,怀了就只能生,自家咱不能养就丢。

    “前几年,计划生育出来,也很多人悄悄的干这事儿。

    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没改,又遇到政策。

    男的生一个,女的生两个,最多就生两,要没生到男孩子…

    就只能…”

    “这几年抓的最严格,在大院里住着,时不时都能看见上门查的。

    有些人为生孩子,还躲到乡下去了,一普查,乡下也抓的严。

    为了躲开那些人,地窖,猪圈,都藏着呢。

    压根不敢出来…”

    “我们村,一对夫妇没有生出儿子的来,现在还在悄悄的生。

    查的人上门来,就躲地窖里头,查的严的那阵,几乎是在地窖里过的。

    一藏就好几个月…”

    82年实行的计划生育,85到93年是严抓的几年。

    怀孕的人只能东躲西藏。

    “孙姐,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事儿来了?

    孩子现在长大了,日子过得也顺遂富裕,过去的事,我觉得没必要提起。

    妮妮要是知道,指不定更伤心呢,站在你的角度,这事儿得自私点。

    毕竟对养了二十多年了,感情多深呐,掏心掏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难保孩子听了这事儿,产生什么变数…”

    “害,就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对不住孩子。

    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心里也怕,把这真相告诉了她之后,会埋怨我们,怪我们。

    可不说,带进棺材里…又不得劲。”

    “人来这一世,连自个父母都不知道是谁,那得多难受。”

    老两口是个老实人,就没干过这种事。

    心里膈应着不说,哪哪都不得劲,相处起来,也顾虑太多。

    总会担心害怕有一天,被孩子发现了真相,到了那时候,他们就真难堪了。

    这些年,其实他们一直在找机会,想找个机会,把这事情跟孙妮妮说的。

    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去说。

    再不说,他们都怕没机会说了,孙老爹得了海默症,会日渐遗忘过去的事儿。

    虽然眼下,病情都在控制之中,情况也有好转。

    可是就难保,意外发生。

    年纪大了,这病那病,迟迟不说,要意外突然到了。

    连留给你告别的时间都不多,哪来说这事儿的机会。

    两口子就是顾虑着这一点。

    人家两口子吧,也觉得这事儿,没必要要跟孩子,两口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长大。

    老了肯定希望留住孩子,让孙妮妮陪在身边。

    人心是最难安测的,万一孙妮妮有什么叛逆,孩子不就白养了。

    睁睁的看着她成一个背信弃义的白眼狼,不是更难受吗?

    不说就不说,有时候糊涂比清醒好。

    “建设你觉得呢?你是年轻人,考虑的跟我们可能不一样?”

    “想说就说呗,没啥好顾虑的,左右就是担心妮妮姐会找她爹妈去。

    可她爹妈都不知道在哪,怎么找,跟大海捞针似的。

    妮妮姐,是个嫉恶如仇的人,既然那时候把她给丢弃,现在就算告诉她真相。

    也只会厌恶他们,不会找他们去的,你们对自己养的孩子还没有自信?”

    沈建设瞥了一眼夫妻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事儿啊,还得抽出来,才能看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