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皇城的墙透风透的更是吓人。
    随着新一轮的爵位变动的消息慢慢传开,众人原本以为的谣言也慢慢坐实,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河间郡王要封为赵郡王。
    如今礼部和工部的官员已经在修改王府的规格了。
    如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朱门红窗等,级别不同,这些东西都不同。
    雕梁画栋上的动物图案也不同。
    自武德九年太上皇整顿吏治以来,除了王室子弟,就很少有人封王。
    高祖皇帝所封的王爵,随着年月也越来越少。
    等到李厥成为皇帝。
    臣子最好的封赏怕就是国公,再往上估摸着不可能,先前的封王多是为了收买人心扩大实力。
    如今显然是用不着了。
    县侯多如狗,国公满地走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
    消息传来颜白会封国公。
    对于这个消息群臣的反应并不大,他们认为这是必然之事,也就没有了惊讶的必要。
    倒是席君买,王玄策两人让众人羡慕了好久。
    年纪轻轻就一举封侯,虽然是个关外侯,但也足以激动人心。
    席君买封岐州侯,王玄策寿州侯。
    等到辽东的李绩,苏定方等人回来,必然还有一波封赏,众人猜测,这一波封赏应该是给太子李厥准备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开,楼观学的名声再次拔高,已经有人开始找关系,寻找快捷的入学通道。
    可大家只看到楼观学的学子出人头地,可大家忽略了这些都是拿命换来的。
    大家见到的都是活的。
    在地方熬功绩的八品七品官一大把。
    好说话的颜韵成了香饽饽。
    还没把礼部右侍郎这个职位琢磨透要做什么的他已经快被同僚们的请帖淹没了。
    酒宴上总是旁敲侧击考试难不难。
    楼观学的入学考试不难,就是杂,什么都必须会一点。
    如果有一项技能特别强,就可以择优录取。
    没底子的那些准备上低年级启蒙课程的依旧是摇号。
    当然,书院先生每个人手里都有些名额。
    孙书墨和鹿入林也有,但两人不敢说。
    外人一旦知道,两人怕经不住诱惑给卖了,更怕被人惦记,狼多肉少,怎么给都得罪人。
    国子学的变化不大。
    作为最高的学府,它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取代的,只不过现在的国子学招生规则没有以前那么严格。
    人数最高能到六百人。
    颜白本不想来长安,但作为祭酒国子学还是要来看看。
    勋贵子弟多刺头,虽不会做强抢民女的事情,但也会有不好管的。
    颜白最喜欢不好管的,拽出来,扔到楼观学,半年不让他回家,什么都变好了。
    楼观学的刺头才是真刺头。
    楼观学的刺头那可都是那些亲王郡王之流。
    这群人一直不毕业,一有事就进南山,没事了再出来。
    处理完国子学的事情后颜白就去了大理寺。
    既然长孙冲想见见自己,那他的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平心而论,长孙冲在颜白的眼里算的上是一个君子,他对朝堂没有什么野心,爱好也很简单。
    书画一绝。
    “墨色!”
    颜白望着胡子拉碴的长孙冲轻轻叹了口气,随后直接伸出手,淡淡道:
    “拿来!”
    “什么?”
    “把你的私章给我,我有空去弘文馆,把属于你的印章给盖上去,这是你应该得的,不应该抹去!”
    长孙冲舔了舔嘴唇,笑道:
    “为什么?”
    “对事不对人,哪有这么多为什么!”
    长孙冲轻轻的吐出一口浊气,扭头看向了身后的李义府。
    在大理寺里,他身上不能有硬器存在,吃饭都有人看着,印章被收走了。
    颜白扭头望着李义府,淡淡道:
    “拿来!”
    李义府望着颜白赶紧道:
    “先生,这是私章,牵扯的东西有点多,要不等结案后,下官再给先生送去!”
    这个道理颜白知道。
    私章是不能借人的,防止有人拿着私章却以私章主人的名头去行骗,容易造成事端。
    而且,有人的私章就是他的信物。
    “你在怀疑我?”
    李义府望着森严的颜白心头一颤。
    他不怕许敬宗,但他就是怕颜白。
    颜白现在没穿官衣,就算打他一顿,他还得虚心的说一句受教了。
    等颜白再老一点,到了六十岁,律法约束不了他了......
    那时候拿着拐杖敲他,他还得伸出手,乖乖的挨打。
    “不敢!”
    “取来!”
    “好!”
    李义府走了,长孙冲趁着这个空档赶紧道:
    “私章不要还了,墨色你拿着它,去西市,找最北头的铺子,那里有我存着的钱,很多!”
    颜白一愣,不善道:“你要做什么!”
    长孙冲赶紧道:“墨色,你听我说,盛极必衰,长孙氏一族便是这样。
    事到如今就算皇帝肯松手,其他人定然不肯了。
    我是长子,我最轻的处罚是流放,但我放心不下我那几个孩子!”
    “那是长公主临终所托,也是文德皇后的血脉,不能让孩子去岭南,他们去了活不了。
    我到时候就算到了地下,见到了姑姑,我无法交代!”
    颜白无奈道:“这个我好像做不到。”
    长孙无忌大急道:
    “墨色,我知道这样做很为难,如今陛下也为难,他需要一个台阶,恳请你帮一把!”
    颜白摇摇头,低声道:
    “赵国公审理房遗爱一案算是平叛有功,你家一跃成为朝堂权臣,风头无两。”
    “可阴不孤生,阳不独长,阴阳共生。
    权力是到手了,可某些人却是失去了,这背后牵扯太大,我根本就背不动。”
    长孙冲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缓缓的垂下了脑袋。
    颜白说的没错,长孙氏就如拉开的巨弓,拉的越满,反弹越大。
    当自己的阿耶伸手要权的那一刻,弓箭就射了出去,回不来了。
    长孙冲一直在想,姑母若是晚走几年,如今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可是生活没有如果。
    颜白轻声安慰道:“陛下不会苛责太甚!”
    长孙冲摇摇头:“大理寺定下的罪责是造反之罪!”
    “李崇义?”
    “不,不是他,是先前和父亲交好的御史监李巢,他说我家坐在墙头,左顾右盼逆反之心昭然若揭!”
    颜白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如果真是这样,流放是必然的了,没去安南去岭南已经算是开了大恩了。
    “墨色,不要恨我父亲,真的不要恨他。”
    “父亲幼年的时候,我家这一门,因为我祖父死的早,父亲和姑母被赶出了家门,两人都是舅父带大的!”
    长孙冲望着回来的李义府继续道:
    “舅父虽然疼爱父亲和姑母,但毕竟是寄人篱下,被驱赶的经历让父亲从小对权力有着很强的渴望。”
    长孙冲望着李义府道:
    “掌控权力,把命运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不被他人主宰,其实那时候长孙家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颜白望着长孙冲,他很想说这是对的。
    父亲早死,被家里的兄长赶出家门,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还寄人篱下。
    这样的人长大后无时无刻都想着要证明自己。
    这样的人心智会有大缺。
    但这样人会特别的看重恩情。
    细细地想来,长孙无忌其实和二囡的命运差不多。
    都是老二,都是被家里的老大不喜。
    被赶出家门,等于是被族谱除名,和孤魂野鬼差不多。
    “我先前其实不理解父亲,我也劝过他,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样,等身处这里,我才突然醒悟。”
    长孙冲起身朝着颜白轻轻一揖,从怀里拿出一块衣角,笑道:
    “我现在认为我的父亲没错,哪怕徒千里,万里,我也不认为他是错的,他是我的父亲。”
    “其实我父亲是很感激你的,所以,这个他一直留着!”
    颜白点了点头,伸手接过衣角。
    这片衣角就是当初割袍断义时的那片。
    “墨色,你认为我父亲是会造反之人么?”
    “不是,是一个被权力迷住了眼的人!”
    长孙冲笑了,再度朝着颜白一礼,有颜白的这一句话就够了。
    只要书院不认为长孙家造反,那迟早就会有平反的一天。
    颜白走了,心里难受极了,冰冷的史书就几行字,可在这些字眼的背后,全是人性。
    “墨色,谢谢你!”
    颜白望着明晃晃的太阳,心里难受极了。
    “娘的,就不该来长安!”